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普通高等院校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2-01-04

 

 

———基于湖南省普通高校内部审计调查问卷分析

贺照  刘朝晖  雷晓梅  曾智媛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普通高等院校内部审计能力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及内部审计的能力现状,提出了以目标为纲领,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审计业务,创新思维,科学规划,系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业绩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严把“进人”关口,平衡审计机构知识和专业体系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  审计能力  改进需求  建议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在高校治理层、管理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但高校内部审计到底发展状况如何?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发挥怎样?高校内部审计与现代内部审计的差距在哪里?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界迫切希望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现状,以便更好的把握内部审计发展脉搏,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湖南普通高等院校需求导向型内部审计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912月和20104月两次面向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发放了针对内部审计现状的调查问卷。本文以调查问卷分析为基础,剖析了湖南省高校内部审计的业务现状和内部审计能力现状,确认了湖南省高校内部审计与需求之间的现实差异,并基于需求提出了优化内部审计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进一步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思路。

一、问卷调查的情况

()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200912月,课题组向参加湖南省教育审计学会换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的各高等院校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发放了调查问卷一——《关于高校内部审计能力的调查表》45份,并现场指导调查问卷的填写。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3份,回收率达95.56%

为了解各高校一般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能力现状的认识和能力建设的看法,2010413日——17日,课题组重新设计了调查问卷二——《关于湖南省高校内部审计个人能力的调查表》,并利用学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业务知识培训班的机会,对参加培训的普通高校一般审计人员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6份,回收问卷45份,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95.65%

()问卷调查的基本内容

调查问卷一主要是针对高校内部审计负责人,采用记名调查形式,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部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建设情况、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情况、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情况、内部审计工作情况、被调查者本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内部审计能力调查(其中包括一般技术知识、审计流程知识、个人技能和能力)。

调查问卷二主要是针对各高校一般审计人员,采用匿名形式,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部分:个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个人基本情况、个人能力调查(包括一般技术知识、审计流程知识、个人技能和能力)。

二、关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加强调“组织的地位”。调查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在学校机构中的设置情况,二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1  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情况

设置情况

独立设置

与纪检监察合署

与财务部门合署

合计

数量

32

10

1

43

比例

74.42%

23.25%

2.33%

100%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高校中,74.42%的高校独立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23.25%的高校采用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形式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据调查表分析,所有被调查的本科院校均独立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反映了所有本科院校相比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在机构设置方面重视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而据教育系统相关统计表(2009年)显示,省属高校中,设立内审机构的有77所,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只有40所,仅占设立内审机构的51.95%,还不到湖南普通高校的半数。“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履行审计职责,使审计工作免受干预、干扰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且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2  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校长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分管、纪委书记协管

其他

合计

数量

19

13

3

7

1

43

比例

44.18%

30.23%

6.98%

16.28%

2.33%

100%

注:其他指民办学校的董事长主管,财务总监分管形式。

调查数据显示,湖南普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归属校长直接分管以及校长分管、纪委书记协管形式的比例最高,合计达到60.46%,体现了湖南普通高校遵照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行单位负责人分管、主导的基本特征。而高校纪委书记直接分管以及纪委书记协助校长分管审计的比例也高达46.51%,从一定的层面上理解,体现了高校领导层仍然固化的“审计是一个监督部门”,监督职能为主的意识。由此可见,湖南普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IIA在《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要求的归属“董事会与高管层”双重管理的标准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为了系统地了解湖南各高校审计团队以及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情况,比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实践状况,根据湖南普通高校内部审计的特点,我们针对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内部审计队伍以及人员的基本情况、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改进需求等情况展开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审计职能及改进需求

1. 内部审计职能调查

问卷一、问卷二都对审计职能的认识问题进行了调查。(见表3)

3  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职能认识情况

 

问卷一(以43为基数)

问卷二(以44为基数)

审计职能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监督

42

97%

42

96%

评价

40

94%

23

52%

服务

36

84%

32

72%

咨询

28

65%

14

32%

从调查情况来看,所有被调查人员都认为内部审计的最主要职能是监督职能。不同的是,各高校审计负责人认为评价也是审计的主要职能,达到了94%的比例;而一般审计人员则认为审计职能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职能,比例为72%

在内部审计的主要服务对象的认识上,不管是审计负责人,还是一般审计人员,有72%以上的人认为审计是为校领导服务,其次才是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财务会计部门。

2. 审计改进需求调查

服务和咨询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调查问卷设计了审计评价和咨询服务的主要类型,通过“已提供”和“希望提供”选项对被调查人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除监督职能外,排在“已提供”的服务类型前五位的是帮助其他部门或人员改善管理效果和提高效率(占被调查人员的94%)、内部控制评价(占76%)、管理业绩评价(占70%)、管理的自我评估(占56%)、预防或纠正已知的或可疑问题(占54%)。

根据对“希望提供”业务的评估分析,表4列出了“希望提供”业务的排名表。

4  审计改进需求排名表

排名

内部审计服务类型

比例

1

提出衡量的标准

82%

2

提供学校编制战略计划支持或改革的信息支持

68%

3

风险评价

64%

4

提出新系统设计所需的控制和活动的控制

62%

5

管理的自我评估

44%

从上表来看,审计改进需求恰恰是目前所有高校亟待加强的审计职能,也是内部审计转型后的必然选择。排名前五的审计需求类型中咨询服务占了四席,表明在现代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监督,更多的需求是对高校的各项活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将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融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更侧重于在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

(二)内部审计人员基本情况

从收回的43份调查问卷一分析显示,被调查单位共有审计人员167人,其中专职人员158人,兼职人员9人,专职人员比例高达94.6%。所有的本科院校都配置专职审计人员,其中配置10人以上审计人员的高校有3所,而仅少部分高职院校审计人员只有1-2人,但是因为审计工作需要又设置了兼职审计岗位。

1、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学历背景(表5

 

5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学历背景

学历学位

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

其他

人数

3

31

106

23

4

比例(以167人为基数)

1.80%

18.56%

63.47%

13.77%

2.40%

从学历来看,83.83%的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特别是20.36%的人达到了硕士以上的学位,体现了高校内部审计从业人员逐渐向高水平、高学历发展的趋势,有利于高校内审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表6

6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情况表

专业

财务管理、会计、审计

工学

管理学

经济学

理学

法学

其他

人数

92

36

13

8

5

2

11

比例(以167人为基数)

55.09%

21.56%

7.78%

4.80%

2.99%

1.19%

6.59%

调查显示,55.09%的内审人员是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专业背景,工科专业背景(主要从事基本建设和修缮项目审计)也仅占21.56%

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及职称情况(表7

7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及职称情况

职称、专业技术资格名称

人数

比例(以167人为基数)

教授

3

1.80%

研究员

2

1.20%

高级会计师

23

13.77%

高级审计师

12

7.19%

高级工程师

8

4.79%

高级经济师

7

4.19%

会计师

38

22.75%

审计师

12

7.19%

工程师

16

9.58%

经济师

8

4.79%

注册会计师(CPA

6

3.59%

注册造价工程师

17

10.18%

注册内部审计师(CIA

6

3.59%

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证

115

68.86%

其他

10

5.99%

调查显示,会计、审计系列职称占50.9%,经济师、高级经济师占8.98%,工程系列职称也仅占14.37%。高级以上职称达到了32.94%,中级职称占44.31%,总体来看,审计专业人员的中级以上职称百分比达到了77.25%

综合内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情况来看,财务相关知识、相关职业资格的百分比达到了60%以上。结合高校主要开展的审计项目看,高校内部审计仍然处于财务导向审计向业务导向审计、管理导向审计过渡期。内部审计主要以财务活动为审查对象逐渐过渡为以业务活动、以管理活动为主要审查对象,审计目标不仅仅是查处财务报表及账簿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更侧重于评价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通过提高业务活动、管理控制的效率而实现兴利的目标。据有关机构对全球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情况的调查显示,国外已经大力发展风险导向审计。

调查显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已逐渐不能适应高校审计业务的发展趋势。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业务的开展,必然产生新的方法和思想。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跳出财务、会计的圈子,从管理者角度出发,用管理者眼光看待被审项目,从而必须具备经营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这是对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提出的新的要求。

4、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年限

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以5年为时间界限对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年限进行了调查,分为1年以下、15年、610年、1120年、21年以上等几个选项,具体结论见表8

8  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年限的情况

工作年限

1年以下

1—5

6—10

11—20

21年以上

合计

人数

6

50

71

34

6

167

比例

3.59%

29.94%

42.52%

20.36%

3.59%

100%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高校中有62.88%的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年限在620年间,其中,工作年限在610年的人数比较集中,达42.52%,超过20年的内部审计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3.59%1年以下的人员也只占3.59%。审计是专业技术很强的技术部门,审计既需要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在实务工作中不断的锻炼和经验积累,相对来说,高校内部审计队伍中5年以内年限的比例达到33.53%。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年限较短可能蕴藏着三重含义:一是内部审计起步比较晚;二是符合内部审计客观性要求,审计岗位不断轮换;三是符合审计队伍不断发展的要求,审计队伍有梯级层次,符合新老人员的更替规律。当然,这种现象也与我国开展审计工作的历史背景有关(国家审计开始于1983年,本科院校内部审计一般始于1985年,真正大量开展业务并迅速发展基本上90年代后期;而高职院校成立审计机构并开展业务主要在2000年以后)

()高校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情况

对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团队专业胜任能力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调查采用“自评分”的形式,按15分进行自我评分,1分表示对相关知识不熟悉,能力水平最低,是初学者,3分表示熟悉某方面的知识,其能力水平完全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是胜任者,5分表示精通某方面的知识,是某方面的专家,其能力水平最高、最强。对于审计团队而言,调查还要求被调查人员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及业务开展情况,说明其能力水平是否足够开展相关工作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改进。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调查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进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了会计与审计、财政与金融、政策与法规、行政与管理、信息技术以及案例知识六大类。内部审计人员个人能力从一般技术知识、审计流程知识以及个人技能和能力三个方面来调查,相应的列举了相关的知识项目和能力项目。

1.审计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情况

综合调查问卷一和问卷二的情况,发现:

1)专业知识方面,除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案例知识以外,被调查人员都认为会计与审计、财政与金融、政策与法规、行政与管理等知识能够满足本单位的审计工作需要。

2)对于专业技能方面,审计负责人和一般审计人员对“改进需求”的认识有不同,审计负责人的“改进需求”排名依次为解决审计过程中的冲突能力、鉴定分析能力、正确处理敏感与秘密信息的能力、职业怀疑能力、收集与评估证据的能力;而一般审计人员的“改进需求”排名则依次为正确处理敏感与秘密信息的能力、应用相关审计准则与指南的能力、职业怀疑能力、解决审计过程中的冲突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这种“改进需求“的差异,是基于审计负责人与一般审计人员岗位和职责的差异,审计负责人侧重于宏观、整体来把握审计业务、审计过程,是“领导者”,总体而言,审计负责人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广,而一般审计人员侧重于微观和具体业务操作,是“执行者”角色,更多的注重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3)高校内部审计负责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高于一般审计人员。

根据调查表“改进需求”的调查分析及评估等级,表9列出了前五个需要改进的专业知识领域。

9  专业知识“改进需求”排名表

改进需求排名

专业知识项目

能力水平(5分制)

1

案例知识

2.68

2

信息技术知识

2.83

3

财政与金融知识

2.97

4

行政与管理知识

2.96

5

政策与法规知识

3.13

案例知识是一种积累,是审计业务的参照,是实务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板。但审计业务的特性又在于审计本身的的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同的审计业务,因审计立足点的差异,审计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可能相差很大。所以,案例知识排名“改进需求”的第一,说明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的实务操作中有茫然的感觉。一般的审计书籍都侧重于条条框框的列举,在实务中的可参照性有限。案例知识的积累和审计业务的规范是改进案例知识的必然手段。

信息技术知识也是迫切需要改进的知识项目。高校财务系统较早使用财务软件,管理方面也推广无纸化办公,各种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对审计业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尽管已经有商业化的审计软件,但审计不仅仅是对软件的操作,更需要对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计风险评估。所以,“改进需求”排名第二的“信息技术知识”反映了高校内审人员的强烈期望和需求。

对于内部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调查问卷设计列举了11项能力,根据调查表“改进需求”的调查分析及评估等级,表10列出了前五个需要改进的专业技能领域。

10  专业技能“改进需求”排名表

改进需求排名

专业技能项目

能力水平(5分制)

1

解决审计过程中冲突问题的能力

3.16

2

(并列)

正确处理敏感信息与秘密信息的能力

3.39

鉴定分析能力

3.39

3

职业怀疑能力

3.51

4

应用相关审计准则与指南的能力

3.40

5

交流与交际能力

3.33

针对审计团队应掌握的审计专业技能调查结果显示:交流和沟通技能、鉴定分析能力、收集与评估证据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文字处理和评价能力这五项主要技能最重要。调查显示,“改进需求”的六项专业技能,虽然自我评分都在3分以上,但是几乎所有的被调查人员都认为这六项能力仍是审计工作中的弱项,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强化和提高。

2.个人审计胜任能力——一般技术知识

针对审计需要的一般技术知识,被调查人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行了自我评分。调查发现:

1)知识项目熟悉程度排名前五位的是审计法、会计法、合同法、内部审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方面的规定。

2)审计负责人的各项知识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审计人员的水平。

3)审计负责人对知识的自评分主要集中于4分,而一般审计人员对知识的自评分则主要集中于3分和4分两个分段。

4)对于需要改进、强化的知识项目,如信息系统技术、舞弊风险管理、COSO内部控制框架、ISO 9000等知识项目,审计负责人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达到4分以上,甚至有5分的自评分。而一般审计人员4分段(含4分)以上比例很低。

根据对“改进需求”的分析和评估,表11列出了前五个最需要改进的知识项目。

11  内部审计人员一般技术知识项目“改进需求”排名表

改进需求排名

知识项目

评分(5分制)

1

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2.339

2

ISO 2700(信息安全)

2.403

3

ISO 14000(环境管理)

2.435

4

COSO内部控制框架

2.644

5

税收法规

3.119

调查显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对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ISO 2700(信息安全)、ISO 14000(环境管理)COSO内部控制框架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有部分人员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体系。

在目前高校开展的审计业务中应用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ISO 2700(信息安全)、ISO 14000(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各国高校间的交流和融合必然会引入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信息安全、环境管理等国际标准,而COSO内部控制框架更是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对标准方面知识的改进需求,恰恰凸显了高校内部审计对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环境管理等问题的关注。在审计发展到管理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阶段,标准知识将是审计人员专业胜任的基础。管理导向和风险导向审计也是高校管理层、治理层对审计的需求和期望。

3.个人审计胜任能力——审计流程知识

针对审计流程知识,被调查人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行了自我评分。调查发现:

1)知识项目熟悉程度排名前五位的是形成审计意见、提出建议、实质性测试—审计方法(抽样调查)、后续审计、实质性测试--审计范围的确定。

2)审计负责人的各项知识水平也是普遍高于一般审计人员的水平,特别是资源管理(雇佣、培训和管理)、向高级管理层汇报、规划审计战略等知识。

3)审计负责人对知识的自评分主要集中于4分以上,而一般审计人员对知识的自评分则主要集中于4分以下。

根据对“改进需求”的分析和评估,表12列出了前五个最需要改进的知识项目。

12  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流程知识项目“改进需求”排名表

改进需求排名

知识项目

评分(5分制)

1

信息技术审计程序开发

1.797

2

信息技术审计信息安全

2.551

3

资源管理(雇佣、培训和管理)

2.975

4

规划审计战略

3.000

5

向高级管理层汇报

3.147

信息技术审计—程序开发和信息安全知识得到了被调查人员的最大关注,同时也是审计人员知识能力水平最低,最需要持续改进的知识项目。据甫瀚公司对中国大陆企业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中国大陆企业中审计流程知识的“改进需求”中排名前四的均为信息技术审计知识项目,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在中国大陆,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内部审计行业中信息技术审计都是最薄弱的环节、最薄弱的项目。

“改进需求”表排名三、四、五位的知识项目主要体现的是领导能力的项目,资源管理(雇佣、培训和管理)、规划审计战略、向高级管理层汇报,对审计负责人而言,更是领导能力的体现,更有强烈的改进需求。

4.个人审计胜任能力——技能和能力

个人技能和能力是直接体现一个人开展审计业务的水平。能力强,开展审计业务就得心应手,执业质量也高。对个人技能和能力的评价,主观性强,没有评估参照的量化标准。调查主要依据自我评估,每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有误差,有的高估自己,有的谨慎评估自己。我们的调查仅仅是通过个体情况来反应高校内部审计这个群体的信息,以期对今后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方向。

针对个人技能和能力的调查,调查问卷依然要求被调查人根据自己对审计工作开展的熟练程度进行了自我评分。调查发现:

1)个人技能和能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发展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间的和谐关系、书面沟通、个人绩效评估、谈判、员工指导。

2)审计负责人的个人技能和能力普遍高于一般审计人员的水平,特别是领导能力(在内部审计部门内)自我评分综合最高,达到3.887分。调查问卷一中审计负责人对自己领导能力的评价有11人打了5分,而部分调查问卷二中一般审计人员在此能力项目中没有评分。

3)审计负责人对个人能力和技能的自评分主要集中于4分以上(含4分),而一般审计人员对个人能力和技能的自评分则主要集中于4分以下(含4分)。

根据对“改进需求”的分析和评估,表13列出了前五个最需要改进的个人技能和能力项目。

13  内部审计人员个人技能和能力项目“改进需求”排名表

改进需求排名

能力项目

评分(5分制)

1

演讲(面向公众演讲)

2.533

2

战略性思考

2.746

3

发展与其他校领导的关系

2.814

4

发展与主管校领导的关系

2.817

5

说服开导

2.839

在美国,一些组织把内部审计作为管理培训的基地,通过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和各种能力的锻炼、培养,使内部审计人员成长为合格的经理人才、管理人才。审计人员的能力项目也就更多的体现了管理职能和领导力。

内部审计的发展与主要领导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内部审计密切保持与相关领导的联系,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配合、协调。沟通和协调能力在高校内部审计中一直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能力,是审计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改进需求”显示,演讲(面向公众演讲)、发展与其他校领导的关系、发展与主管校领导的关系、说服开导在改进需求前五席中占了四席,表明内审人员对这些领域的高度关注,充分认识到这些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又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有强烈的“改进需求”愿望。

排名“改进需求”第二位的战略性思考,表明内审人员开始从传统单一的审计技能转向开阔的全局视角,有整体观念,将内部审计纳入高校的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战略。在审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应的战略性思考能力需求强烈,而内审人员明显感觉到能力和业务发展的差距。

四、关于内部审计业务开展的情况

为了了解实务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开展的范围、开展业务的方式以及内部审计业务的深入程度,课题组根据历年来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情况统计表设计的审计项目以及审计业务发展的趋势项目,设计了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具体内容和结论见下表14

                      14  高校内部审计活动及开展情况                  单位:%

财务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投资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合规性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

舞弊审计

专项审计

91.07

87.50

42.86

35.71

33.93

73.21

14.29

3.57

12.50

41.07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湖南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的审计业务主要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和投资审计。特别是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几乎是每个高校必然开展的审计项目。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调查研究,全球大多数国家内部审计业务范围已完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过渡,并开始向风险导向审计、战略审计转变。湖南省高校在内部审计的趋势项目方面很少开展业务,特别是风险管理审计、舞弊审计、战略审计等方面几乎没有开展,结合审计团队及个人审计胜任能力来看,湖南高校在开展趋势项目上知识缺乏,能力也较弱,是亟待改进,却又审计需求强烈的审计项目。

五、关于审计取证模式和技术

课题组以“账项基础审计、制度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为框架针对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取证模式进行了调查,综合问卷一、问卷二的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5

 

 

15  高校内部审计采用的主要取证模式

取证模式

多种方法交叉

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数量

68

45

36

12

比例

78.16%

51.72%

41.37%

13.79%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内部审计采用的方法,“多种方法交叉”、“账项基础审计”为主,所占例分别为78.16%51.72%;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使用较少,比例仅为13.79%

根据有关组织对国内外内部审计调查的结果显示,国际上比较偏向于风险导向审计方式。风险导向审计也是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趋势。

对于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业务中具体采用的技术手段调查,课题组在调查问卷中主要设计了6项主要技术,分别是审阅和核对、监盘、观察、查询、函证、分析性复核。综合调查问卷一、问卷二的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6

16高校内部审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单位:%

技术方法

审阅和核对

监盘

观察

查询

函证

分析性复核

比例

98.2%

57.14%

73.21%

96.42%

24%

92.86%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具体审计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的结果,但在实务中,各种技术方法的运用还是有区别,排名前三位的技术方法是审阅和核对、查询、分析性复核。函证本来是取得较高可靠性审计证据的一种技术方法,调查显示其所占比例仅为24%,是六种主要技术方法中比例最低的。我们可以认为,在实务中通过信件传递的形式来向第三方获取审计证据的函证方法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

六、结论及建议

()调查分析结论

综合调查问卷的信息和分析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目前湖南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学校层次越高,独立性越强,对审计越重视,工作开展也更有声色。

2.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仍然过多的强调监督和评价,对于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咨询职能仍显不足,缺乏面向未来的积极态度及服务理念,缺乏管理控制、洞察风险、评估风险的支撑体系。

3.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审计方式方法的选择、审计业务的开展受制于组织对审计目标的定位及审计的需求。湖南高校内部审计处于由“财务导向审计”向“业务导向审计”和“管理导向审计”的过渡阶段,以“多种方法交叉”、“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的取证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4.高校审计人员以“财务导向基础”开展相关审计业务的能力比较强,完全能胜任审计工作,但在“业务导向审计”“管理导向审计”方面的专业胜任能力明显不足,也是审计人员需求强烈、亟待改进的知识和能力项目。强调沟通协调能力、综合业务素质、信息技术审计能力以及质量控制、信息安全、内部控制、环境管理等方面标准知识是其共同需求。

5.审计改进需求与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的矛盾突出。一方面,高校的管理层、治理层已经不满足于审计的监督职能,不满足于事后对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的检查;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审计队伍专业胜任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开展诸如控制评估、风险评估、提出衡量标准等方面的业务。这种“供”“需”矛盾制约了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限制了审计咨询服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也限制了审计地位的确立。

6.湖南高校内部审计发展不平衡。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审计业务开展、专业胜任能力、机构独立性、审计业务范围、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审计项目质量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针对性建议

1.以目标为纲领,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审计业务

IIA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明确提出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由此,更多的组织开始关注“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

随着高校内部审计进入“业务审计导向”和“管理审计导向”阶段,对审计本身的需求及审计能力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提供服务的范围从财务活动的监督扩展到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评价,并向以风险管理、控制、治理程序为对象的确证和咨询服务延伸。高校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科研、教学资源优势,突破传统审计查错防弊的框架,确立现代审计的新理念,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活动控制向业务控制、管理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服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主转变;在思维方式上,从就审计论审计、从微观看微观向“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方向转变。总之,以目标为纲领,以需求为导向,适应形势变化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开展新业务、研究新情况、破解新问题、采取新举措、推动新发展。

2.创新思维,系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从调查结论看,审计专业胜任能力随着审计的发展而变化。“财务导向审计”阶段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是从事财务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审计师;“业务导向审计”阶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局限于财务、会计知识,强调具备经营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要从管理者角度出发,用管理者眼光看待被审项目;“管理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又有新的要求,要求具有系统、动态的决策、管理理念,要熟练掌握分析推理的方法、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具有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等。“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其中包括行业、市场、产品竞争、组织内部各职能和流程等;二是有洞察风险、评估风险、寻找机会的积极态度及服务理念;三是娴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激励。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对审计专业能力的培训要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规划。在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训总体规划中,要分别按人才类型、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基本条件、发展潜力、职称情况等分别规划。在具体实施中,注重循序渐进,通过持续的职业发展来增加知识、提高技能和加强能力。培训中,既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强化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培训方式上,可以采用课堂培训、视屏远程学习、现场培训、导师制(以老带新)、岗位练兵、岗位轮换交叉培训等等方式。

要建立内部审计知识、人才资源管理体系。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要合理、科学评价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设置合理的工作分工,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潜能。在具体审计项目的人员配置中,要分工授权,根据审计人员的技能有针对性的配置到不同的领域和项目上,要给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的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赋予相应的权利。

3.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业绩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

教育审计主管部门应主导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审计人才评价制度、业绩评价制度及激励机制,并以此为据,建立一个全省教育审计人才库,整合教育审计有限的资源。人才库,既可以作为教育审计人才培训的师资和“导师制”的导师,又可以成为教育系统交叉审计的生力军,充分发挥系统业务熟悉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现代审计业务。激励机制不仅是物质报酬,更重要的是精神激励,是对业绩和能力的肯定,同时还是一种工作再设计,让审计人员自我价值实现和挑战自我的过程,即通过工作轮换、工作内容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对有关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重新进行设计,让审计人员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并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4.严把“进人”关口,平衡审计机构知识和专业体系

现代审计发展的需求是综合知识体系,对个体而言,“既精、专,又面广”的人才是很难得的,所以更需要团队的力量。在充实审计力量,配备审计人员时,要坚决拒绝做“老好人”,而要严格把关,真正选拨能做事,肯做事,有道德,有素质,能力强的人充实审计队伍。同时,要注意机构内知识体系、专业体系等的平衡,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审计业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结华.安徽审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基于调查问卷分析[J].审计研究,2008,(6):23-26

3】郑倩.薛婉如.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审计月刊,200723612):48-49

4】贾长安.李春燕.马建堂.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创新探索[J].商洛学院学报,2009234):93-96

5】晨曦.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N],中国审计报,2010,1.

6】晨曦.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N],中国审计报,2008,12.

7】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8】严晖.统统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9】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10】严晖.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历史嬗变、最新发展及启示[R].厦门: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2004

11】郭群、孙方江.试论政府审计人力资源整合[J].广东审计,2007(5)

12】张洁.我国审计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整合方案探讨[J].审计月刊,2007(4)

13】种麟.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J].中国审计,2007(3)

14】陈全明,张广才.科学人才观与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J].管理世界,20069

 

 

版权信息

湖南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大道289号    邮编:425100  电话:0746-6663055

 湘教QS-200505-000282  湘ICP备14001402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202000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