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港湾 > 正文

CCTV: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杀手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9-18 】

你了解抑郁症吗?

歌手杨坤在《中国好声音》中,自爆曾患过6年抑郁症。

他说:

“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

那么,抑郁症到底是什么?

有人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受:

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却伸不出手。别人以为我懒,是啊,我有意志,也有力气。但我病了,这是种意志控制不了力气的病。我整个生命因此失去了活力。

是的,抑郁症并不是身体上的病痛,而是活力的丧失,而这远比身体上的病痛来得更加可怕。

它会摧毁一个人的情绪控制系统,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你难过到无以复加,甚至自杀。

现实并非很多人刻板印象中所认为的那样——只有孤僻、性格极端、极度敏感脆弱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

那些在人前非常开朗、乐观、爱笑的人,同样也都有患上抑郁的风险。

我的一个来访者小悠,在朋友眼中,她开朗、外向、话痨、交友广泛,是公认的开心果。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常逗别人笑的女孩,却患上了中度抑郁。

私底下的她,和在人前判若两人:

嗜睡,怎么睡都睡不够,明明没做什么事却总是觉得很疲惫;对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一无是处;心里面总是被堵着,像是一块大石头压在心里沉甸甸的,连呼吸都那么不顺畅;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脑海里经常浮现自杀的想法,但又没有勇气选择死亡。

我们总是觉得抑郁症离自己很远,殊不知被称为“心理癌症”的它,除了跟癌症一样可怕,还有一点和真正的癌症很像——

往往要到晚期才会出现很明显的异常,继而被察觉和重视。

01


依据抑郁症临床症状表现,医学上把抑郁症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1、长期的情绪低落: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有强烈的悲观厌世感。

轻者整日闷闷不乐,没有愉快感,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严重的患者则表现的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而且抑郁症患者,常有较重的自卑感,负疚感,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甚至会自残,有自杀的念头,并可能会实施。

2、认知能力的下降:这点相对于刚才说的情绪低落,更加隐匿不易觉察。

这种症状的突出表现是记忆能力的下降,不容易记住一些事情,继而反应能力也会下降。

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幻觉”,会感觉到有人在跟踪自己,或者“总有刁民要害朕”的错觉。

3、最后,身体上的不适:随着病情的加重,抑郁已经不再仅影响到大脑情绪了,还会影响到身体。

最明显的就是免疫力的降低,食欲不振、失眠、早醒等。

时间长了除了因为抵抗力下降而易患病外,还会导致体重的下降,免疫力更低,恶性循环。

02


依据抑郁症临床症状表现,医学上把抑郁症分类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抑郁症患者

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容易疲劳,多思多虑,自卑消极,无缘无故出现多种躯体不适。

▼到了中度

还会追加脑功能阻滞和精神运动性阻滞,患者感到自己大脑思维功能、行动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不敢见人,人际交往发生障碍。

▼到了重度

患者情绪极为抑郁,已无法感知喜怒哀乐,思维动作严重迟缓,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严重者可呈木僵状态。一天之内,经常不言不语,不动不吃

抑郁症到底能不能治愈?

很多患者及家属关注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抑郁症本身并非不治之症,通过规范系统的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康复的。

只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既有可能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引起,因此治疗也就相对复杂,不是随便吃抗抑郁药物那么简单。

可能一种药物对这个患者来说是神药,对另一位患者就不起作用。

抑郁症复发率高,治愈的抑郁症患者中一年内复发的概率高达50%,这种现象让很多人误以为抑郁症根本治不好,治好了也会再复发。

其实,抑郁症干预得越早,治愈率越高。

在抑郁症早期,症状比较轻,及时治疗比较容易取得效果,再经过足够时间的巩固治疗,是很有可能达到临床康复的。

但现实往往是人们不重视心理健康,只有到明显感觉痛苦时才考虑就医。

如果得了抑郁症,不要害怕,积极地接受治疗,重新拥有美好的生活。

03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不可耻

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Helen Verdeli 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更容易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她发现,中国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认为人必须要承受痛苦,吃得住苦。

所以,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困难或情绪留在心里。

因为有心理问题,就等于脆弱,就等于人生的失败,这是社会不允许的,也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但就算我们再怎么否认,心理问题依旧存在。

据世卫组织统计:

全球有超过3亿人正在被抑郁症折磨,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5400万人。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表示:

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 仅为10.3%。

心理问题如此常见,可我们却仍然在用偏见“谋杀”那些想活下去的人。

Nikki Webber 是一名黑人女性。

她从小也被教育,千万不能对别人展露脆弱。所以,在她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她一度不承认这个事实,觉得自己脆弱,情绪低落,扛不住压力,是件十分羞耻的事。

直到有一天,妈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她22岁的侄子自杀了。

那一刻她才知道, 原来侄子得抑郁症很多年了。可是两个人关系那么好,他却一次都没有提过这件事。

Nikki有点自责,如果她当时敢表露自己也患了抑郁症,如果她当时多问问侄子......

所以,她决定站出来,告诉大家:

你们都被“坚强”害惨了。

总以为一个正常的人,必须驾驭情绪,所以一旦负性情绪出现,下意识就会逃避,否认,自责。

甚至,来自家人,朋友的嘲笑和不解,朋友圈里清一色的“戒掉情绪”,会让你觉得真的是自己做错了。

但Nikki说,不是的。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性都否定了,那就会成为空心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填满内心的空白。

撑不下去的时候,寻求帮助,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同样饱受心理疾病和病耻感困扰的桑谷·德尔说,我们必须意识到:

心理上的挣扎, 并不会减损我们的力量。心理创伤,也不会腐蚀我们的人生。

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会使我们变得脆弱,或者失去理智。

相反,这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接受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我有病,是因为我想直面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不想再逃避与否认过去的经历,我想真正地成为我自己。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告诉你TA在看心理咨询,TA有心理疾病,请不要轻易问“你怎么可能得病”。

也不要轻易评判:“你不要心情那么丧”“你要积极一点”“你就是一天想太多了”“你怎么那么矫情”......

你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双倍的痛苦。

而如果你面对着情绪的困扰,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如果你面对心理疾病,抑郁症,精神障碍的困扰——

我希望你知道,勇敢地寻求帮助,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该羞耻的不是你,是那些不了解你却肆意评判你的人。

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裂痕上追逐光芒的人,不应该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