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620101K

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一)服务面向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服务面向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综合性民营医院等从事临床医疗、全科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健康教育等。(具体见下表)。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职业和主要岗位类别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药 卫

生大类

62)

临床医学类

6201)

卫生

84)

科 医 师

2-05-01-19)

村 医 生

2-05-09-00)

临床医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证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

 

(二)职业发展路径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职业发展路径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综合性民营医院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具体见下表)。

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

岗位

典型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对应职业

能力课程

所需职业

资格证书

临床医疗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疾病诊断、病历书写、医嘱制定、危重病人抢救、疾病治疗、心理治疗、疗效观察

获取病史资料的能力;

对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及诊断的能力;

拟定疾病诊疗计划的能力;

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危重病人进行抢救的能力。

药理学

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传染病学

皮肤性病学

急诊医学

中医学

医学心理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健康管理师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家庭病床、社区与上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

社区常见病、慢性病防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传染病管理;

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上门访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保健;

个人、家庭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卫生公德、社区常见病知识宣讲及健康指导、电话咨询;

孕产妇健康服务、新生儿访视、计划生育措施指导、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技术。

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医疗和双向转诊的能力;

 

对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等进行预防的能力;

 

对社区居民进行保健指导的能力;

 

对社区居民进行卫生知识宣讲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对社区居民进行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药理学

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传染病学

预防医学

中医学

医学心理学

全科医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健康管理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3)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4)掌握预防医学、急诊医学和社区医学的基本知识;

5)掌握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知识;

6)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

7)熟悉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与服务模式、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策略;

8)熟悉与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和中医中药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含英语读说听写

能力);

3)能够对基层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

4)能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操作;

5)能够合理使用临床常用药物;

6)能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能够开展卫生适宜技术服务;

8)能够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日常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9)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实施人文关怀;

10)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能用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群课程。秉承德技并修、书证融通原则,构建“岗证课能”融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见下图)

 

 

 

“岗证课能”融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由三个课程平台和二个课程模块构成:

1.公共课程平台

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英语、体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国防教育军事技能、劳动教育、大学入学教育等课程,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素养语文、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鉴赏、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普通话等特色课程

2)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

2.专业课程平台

1)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等

2)素质拓展课程:预防医学、急诊医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医学护理技术、全科医学、康复医学等。

3)集中实践课程:医学综合技术、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3.专业群课程平台:面向健康服务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医学综合技术、毕业设计。

4.选修课模块

1)公共选修:大学生安全文化、音乐鉴赏、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素养语文、普通话等。至少取得4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拓展选修:医患沟通、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医学护理技术、全科医学、康复医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学生毕业前最低选修4学分。

5.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模块

本模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学生参加临床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以学分形式计入该部分。学生至少应获得5学分。

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一至表七)。

表一  公共基础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思政基础

1

4

48

3

考试

8/40

16.7%

思政概论

2

4

64

4

考试

8/56

12.5%

形势与政策

1/2

4

16

1

考查

0/16

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4

1

32

2

考查

12/20

37.5%

创业基础

2

2

32

2

考查

12/20

37.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

32

2

考查

6/26

18.8%

体育

1-4

2/1

108

6

考试

96/12

88.9%

大学英语

1/2

2/4

104

6

考查

16/88

15.4%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1

2

36

2

考查

0/36

0%

国防教育军事技能

1

56

112

2

考查

112/0

100%

劳动教育

1-4

1

80

4

考查

64/16

80%

大学入学教育

1

讲座

12

1

考查

2/10

16.7%

表二  医学基础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人体解剖学

1

6

96

5

考试

32/64

33.3%

组织学与胚胎学

1

2

32

2

考查

8/24

25%

生物化学

1

3

48

2.5

考试

8/40

16.7%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1

2

32

2

考查

6/26

18.8%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2

4

64

3.5

考查

10/54

15.6%

生理学

2

4

64

3.5

考试

12/52

18.8%

病理学

2

4

64

3.5

考试

14/50

21.9%

医学心理学

2

1

18

1

考查

4/14

22.2%

卫生法律法规

2

1

18

1

考查

6/12

33.3%

表三  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药理学

2

4

72

4

考试

14/58

19.4%

诊断学

3

7

126

7

考试

40/86

31.7%

外科学

3/4

4/3

120

6.5

考试

26/94

21.7%

内科学

3/4

4/3

120

6.5

考试

26/94

21.7%

儿科学

3

4

72

4

考试

12/60

16.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4

4

54

3

考试

16/38

29.6%

传染病学

4

2

32

2

考查

4/28

12.5%

妇产科学

4

5

72

4

考试

12/60

16.7%

急诊医学

4

2

32

2

考查

6/26

18.8%

预防医学

3

2

36

2

考查

6/30

16.7%

表四  集中实践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医学综合技术

4

30

60

2

考试

 

100%

毕业顶岗实习

5/6

22/20

800

38

考试

 

100%

毕业设计

6

30

60

4

考试

 

100%

表五  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

 

 

 

3

考查

 

 

考证课程

 

 

 

2

考试

 

 

表六  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大学生安全文化

2

1

18

1

考查

6/12

33.3%

音乐欣赏

2

1

18

1

考查

12/6

66.7%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2

1

18

1

考查

14/4

77.8%

普通话

3

2

36

2

考查

12/24

33.3%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3

42

2

考查

18/24

42.9%

医学素养语文

1

2

32

2

考查

10/22

31.3%

表七 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开设

学期

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实践课时/理论课时

实践

比例

医患沟通

3

1

18

1

考查

10/8

55.6%

医学护理技术

3

1

18

1

考查

12/6

66.7%

全科医学

3

1

18

1

考查

6/12

33.3%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3

2

36

2

考查

6/30

16.7%

康复医学

4

1

16

1

考查

4/12

25%

皮肤性病学

3

1

18

1

考查

2/16

11.1%

中医学

4

4

60

3

考查

8/52

13.3%

 


(二)课程简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称《思政基础》  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面向当代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大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有意义的人,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为丰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资格条件,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称《思政概论》  64学时(理论56学时、实践8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系统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任务、总布局、战略部署和根本保证;深刻阐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原则上应为中共党员,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本课程教学应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正面引导,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团队攻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3.《形势与政策》 1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8学时,开设2周;第二学期8学时,开设2周。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准确把握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围绕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具体教学内容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定。

教学要求:要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牢牢掌握思想宣传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认识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增强大学生辨别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 

4.《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2学时理论20学时、实践12学时,分两部分内容: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6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能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能提高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为主旨,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了解自我、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利益,进而能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能了解到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差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学生的特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还结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测试分析法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性。同时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就业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5.《创业基础》 32课时理论20学时、实践1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学生能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主要内容: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学生应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和类型,认识创业过程的特征,掌握创业与创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了解创业机会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办法,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要求: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本门课程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环境,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意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新的心理健康观;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健康的恋爱观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情绪健康;挫折、压力及应对;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课程考试采用随堂作业(课堂模拟练习)、新概念作业等形式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7.《体育》  10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96学时)第一至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教育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体育包涵的竞争、勇于挑战、直面挫折、团队意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重塑健康体魄,培养协作意识、沟通、创新、决策能力、吃苦耐劳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内容:体育概述、体育与健康、高校体育、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应急处理、田径运动概述、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篮球运动、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概述、踢球技能、接球技能、运球、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武术运动概述、武术基本功、组合练习、太极拳、健美操、瑜伽、健美运动等。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小群体学习式、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应融合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在强调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今后从业、胜任工作岗位所应具有的身体素质与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国家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8.《大学英语》 104学时(理论88学时、实践16学时),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重视应用”为原则,以“一般要求”为指导,课程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掌握推荐词汇量。

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互联网、校园英语广播电台、电子课件、光盘等现代化手段,结合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和课外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平时考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小测)+期末考核(笔试)

9.《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36学时(理论),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集中阐述中国当代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我国武装力量、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国际战略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了解精确制导技术、隐身伪装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自动化指挥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教学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的素质。教学内容要体现动态性时效性,要及时反映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传递党的大政方针,能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强化爱国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本课程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6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40% 

10.《国防教育军事技能》  112学时实践,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以《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为教学依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军事前沿信息,掌握正确的队列训练和阅兵分式训练方法,规范学生整理内务的标准;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学生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行动规范性和组织纪律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军事前沿信息、队列和体能训练、内务整理、日常管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教学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坚持“理论够用即可,突出实际讲练”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一切行动听指挥为训练根本目的。本课程以学生出情况、参加训练完成情况军训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参加各项活动及理论学习情况、内务考试作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11.《劳动教育》  80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64学时)第一至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活动课,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主要内容:理论学习须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以班队、社团等形式在非教学时间开展环境保洁、社会实践、农业生产、医卫公益、仪器设备维保等劳动实践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劳模讲座或农业、工业生产观摩活动。

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劳动教育,是全体学生的基本权利,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学习评价以组织辅导员和相关负责人员对劳动内容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12.《大学入学教育》 12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学时),以讲座的形式集中1授课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否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学认识、大学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高职教育、大学生消费、大学生与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大学生学习考试及大学生自我管理等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以讲座为主要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大学及大学生活与学习,利用实际案例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大学学习,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角色转变,促进大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管理制度,培养他们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的集体主义观念,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13.《人体解剖学 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践32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常见人体变化,并推断疾病的病变原理,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考表达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养成学生珍爱生命,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内容:学习各系统的系统概念,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各局部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适当了解其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选用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教学,授课时通过播放视听教材,或自制作精美课件展示人体形态结构,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知识,讲述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常见临床疾病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采取理论、实训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占60%。实训操作考试:占30%,主要考核学生对标本结构的识别能力;平时成绩:10%。根据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范围进行命题。

14.《组织学与胚胎学 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辨认人体主要器官、组织的超微结构;掌握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人体胚胎早期的发生和主要器官的发生能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人体基本组织及各系统器官的细微结构,人胚早期发生以及心脏、肾脏与生殖器官的发生过程。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详细解释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清楚了解各人体主要器官、组织的超微结构。

15.《生物化学48学时(理论40学时、实践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理化性质,三大营养物(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生理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能对分子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病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团队协作精神,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工作严谨、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三大营养物的代谢与调控两大模块,分别为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中的代。授课内容重点阐述相关分子病、维生素缺乏症及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医学专业基础课,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16.《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基本原则,了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初步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

主要内容:学习与医学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认识理解生命过程,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与优生的关系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常见遗传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传递方式和特点。了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能够灵活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综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整个生命科学有一个更新的认识。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整体观。养成严谨、勤奋的学习风气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17.《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64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1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有关疾病的发病、传播和特异性防治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微生物学检查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特异性诊断相关疾病;运用人工免疫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灭菌等防治方法,为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实践中养成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细致的工作作风。

主要内容:学习细菌学、免疫学、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培养无菌操作的概念。学习涂片的制作、细菌的染色法,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及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等。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体验中学习,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演示;主要教学地点为教室、实训室。

18.《生理学 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从而为揭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医学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保健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在讲解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知识,讲述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常见临床疾病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运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结合基层临床工作要求以及后续基础课的授课需要,合理取舍生理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适当增加课程新进展,以便更好的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服务。采取理论实训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评方法。

19.《病理学 64学时(理论50学时、实践14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临床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病理过程病因、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能运用所学病理知识分析常见疾病临床表现的成因,同时具备尊重生命、尊重科学的人文精神及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养。

主要内容:学习疾病的基本概念、基本病理变化与临床的联系及病理学实验方法等。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知识、水肿、水电解质平衡、酸碱紊乱、缺氧、休克、DIC、发热等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课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充分利用教学平台(TPMP平台、智慧职教、智慧课堂等)和优质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实施全程记录和追溯。线上课堂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发起讨论和头脑风暴,课后巩固和拓展知识;实体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和进行病例分析。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CPC(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法等。

20.《医学心理学》 18学时(理论14学时、实践4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医学心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该课程致力于使学生应对执业医师考试对该学科的要求,并在专业教学的同时进行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从五方面进行组织,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心理障碍、心理干预、病人心理与医患沟通。

教学要求:对于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而言,该课程为学生进入临床提供了必备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具有一定的应试要求;另外该课程涵盖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潜能。综合PBL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的优势,在教学中实施小组报告法,在此基础上,综合实施案例法和实验实训。

21.《卫生法律法规 18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学习和识读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了解国家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本课程是以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和法律问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一门实用性法律知识普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素质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一步的临床工作。重点讲授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的法律制度作详细讲解。

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一般理论和知识及基本方法,培养出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具有能辨证的分析医患活动中的法律现象和初步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2.《药理学 72学时(理论58学时、实践14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其目的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学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内容:学习各药的作用、用途、机制、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各类药物的新进展。了解常用拉丁文名称及处方书写格式。

教学要求:按照“做中学、练中会”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情境,实施项目教学。教学过程以任务为导向,完成教学任务。综合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训设备等,多举措、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采取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能力与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建立综合的评价模式,包括成果展示、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23.《诊断学》  126学时(理论86学时、实践4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和技术,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且具有活跃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医风医德。

主要内容:以社区及临床医疗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为基石选取课程内容,将《诊断学》整合为问诊与症状学、检体诊断、辅助检查、常用诊疗技术、病历书写5大教学模块,构建更能培养社区及临床医疗工作岗位上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知识体系。

教学要求:基于临床实际工作过程,参照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对内容进行重新选择、整合、序化,以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作为项目引导学习,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转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及综合思维能力。利用电子模拟人进行床边教学,培养学生识别病理体征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搭建本课程的网络平台,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立科学考核方式:阶段性考核(对应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核的三站)+期末考核(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理论考核)。
     24.《外科学》 120学时(理论94学时,实践26学时),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常见外科疾病能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认识外科疾病的一般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外科学是一门研究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以及手术和手术前后处理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学基础、手术学基础与围手术期处理和常见外科病三大模块。通过学习要基本掌握手术基础操作技术与无菌技术操作,能懂得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准备与处理,可以把握和认识临床基础疾病与常见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病例示范讨论、动物实验、参观及参加手术、观察大体标本、阅读X线片、录像和电影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内科学》 120学时(理论94学时,实践26学时),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内科九大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对常见病进行正确的诊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良好职业素养。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和代谢、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九大模块,讲授各系统疾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进展,重点阐述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使学生能学到较全面和系统的内科学知识。
教学要求: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建立完备试题库,理论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适当。主观题分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两种,注重内科学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择题由试题库筛选,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习带教内容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指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以病例为中心,选择典型的病人,演示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查体、问诊、收集临床资料、诊断治疗等,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26.《儿科学》 72学时(理论60学时,实践12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儿科疾病防治原则、儿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较系统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及防治儿科常见病的能力,能在社区或基层医院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等工作。
    主要内容: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特点,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以小儿生长发育为主线,将本课程整合为新生儿诊疗技术、社区儿童保健、患病儿童诊疗技术3大教学模块,按照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构建了14个学习项目,形成更能培养基层和社区卫生机构儿科临床岗位上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知识体系。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医德医风,对病人高度负责、踏实严谨的科学作风。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启发引导、PBL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问、技能考核、测验等进行评价。

2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54学时(理论38学时、实践16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主要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居民健康建档、管理与应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病人、肺结核病人的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规范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树立“促进人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28.《传染病学》 32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重要课程之一,它属于内科学系统,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和儿科学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具有其特殊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加速控制、消灭某些重要的传染病打下基础,为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主要内容:掌握传染病的性质,传染病的概念,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和传染病的预防等基本理论。通过传染病总论和各论的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15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传染病学教学大纲所选编的病种以国内常见病为主,病种的分类均按病原体分类为依据。运用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应当在牢固掌握基础医学及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内容及较常用的传染病临床工作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妇产科学》 72学时(理论60学时,实践12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实践、医院实习三位一体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常妊娠的诊断、正常分娩的处理,熟悉常见异常妊娠、异常分娩的诊断及防治;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妇科常用特殊检查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社区卫生服务指导能力、医疗卫生管理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对妇产科疾病的预防指导、诊断及治疗能力。
    主要内容:本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产科学主要包括产科学基础、正常妊娠及病理妊娠、正常及异常分娩、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及常用产科技术和技能;妇科学部分主要包括妇科炎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计划生育、女性生殖系统损伤性疾病及妇科常用操作及技能。产科学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胜任产前产后保健、产程观察及助产工作、异常分娩的处理、异常妊娠的诊断及处理工作;妇科学部分课程从妇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四个方面着手,要求学生通过对妇科学部分的学习能诊断及治疗妇科疾病,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课堂的讲授效果,理论联系实践,讲清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的防治措施,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结合临床病例讨论,应用模型、电影、投影及幻灯进行直观教学,并适当介绍国内外现代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自学能力。

30.《急诊医学 32学时(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临床医学工作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主要内容:通过急诊医学概论讲述,使学生掌握急诊医学的范畴,掌握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熟悉急诊医学的现状,了解急诊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学习临床常见急诊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抢救治疗原则和措施。掌握临床常见危重症的相关理论知识,熟练常用的急救、监护技术。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心肺复苏的操作进展。

教学要求:课程紧紧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目标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到临床。采取理论实训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评方法。

31.《预防医学 36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以“群体”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是一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兴旺、关系国家卫生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学科。开设预防医学课程,彰显预防医学“立足群体、立足社会、紧密结合群体治疗和预防”的方针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力求将预防、保健服务、临床医疗服务和临床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有机整合,使学生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明确预防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为日后全面观察、分析临床问题,积极开展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保健服务,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生活环境的卫生学特征及防护措施;掌握流行病的调查分析、临床应用、疾病的分布规律、防治措施,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及应用;熟悉三级预防、初级卫生保健等。

教学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及疾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课程讲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同时关注实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卫生建设,了解国内外先进理论水平及处理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规章制度,扩大学生知识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基本内容,删繁就简,着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计算机应用基础 4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1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改变人类社会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发展水平。

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获取基本的专业信息技能和信息生存技能,逐步使之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素质修养,熟悉并遵守国家及行业的政策法规。

33.《医学素养语文  32学时(理论22学时、实践10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将人文知识与医学使命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高职医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贴近学习实际。为医学生走上医疗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阅读素养、仁德素养、敬业素养、达观素养;医用写作,包括医学应用文书、医院通用文书、医治专用文书、医疗纠纷文书。

教学要求:合理引入医学案例学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摆正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位置,并能掌握医护患的沟通技巧,各种医疗、工作文书的写作技巧。

34.《医患沟通》 18学时(理论8学时、实践10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医患沟通》是研究医患沟通现象及其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以人类的共性与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影响诊疗伤病和医患关系的诸多因素,探索如何以沟通医患双方相关信息来优化诊疗伤病、改善医患关系,研究如何将心理和社会因素转化为积极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推进现代医学诊治伤病和维护健康。

主要内容:本课程研究影响医患诊疗关系的诸多因素,在对沟通对象进行困境分析和认知的基础上,以心理技术为手段、以不同科室病种特点为依据、以法律原则为起点、以伦理原则为终点,从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不同情境下的医患沟通进行了讲述。

教学要求:本课程需要有伦理学、普通心理学基础等先修课程;还需要与医学基础及临床课程等相关课程相结合,以期更好的理解和转化心理学知识在临床和社会学层面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现实意义。学习医患沟通学知识、了解医患沟通现象和机制,使学生认识、学会并应用沟通技术,把握医患沟通现象,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5.《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36学时(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闸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疾病规律的学科。培养本专业学生,能掌握五官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和规律,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治疗。

主要内容:学习眼耳鼻喉口腔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熟悉五官科的一般操作。

教学要求:课堂讲授实训和考试相结合。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板书、模型、图谱等,以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强化学生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讲授和实训(实验、见习),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念

36.《皮肤性病学 18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2学时),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皮肤性病学》是研究发生在皮肤、粘膜,以及与皮肤、粘膜相关的疾病的学科,同时也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病理变化、病程演变规律、诊断、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皮肤、粘膜常见疾病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主要内容:皮肤科学是研究皮肤病的病理表现、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皮肤病的诊断治疗的学科,学习重点结合执业助理医生考试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皮肤各层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和皮肤性病的分类。掌握常见皮肤病性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常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掌握本科外用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三严”的要求,即严肃制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和树立优良的学习风气;把培养学生的运用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7.《中医学 60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8学时),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目标:通过学生系统的学习,初步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医学与方法论、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疾病的防治与康复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六淫、七情内伤,四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的辨证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药的性能、中药各论中的代表药,方剂各论中的代表方;了解针灸的适用症、手法、十四经脉的循行、常用穴位及取穴原则。

教学要求: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教学图谱、视频资料等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介绍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注意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比较,举临床应用的病例,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理论。

能力证书和职业证书

通过“岗证课能”融合培养,“育训结合、德技并修”满足母婴、儿童、成人、老年人全龄健康服务需求。开展“1+X”职业技能培养,毕业后能够考取“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选考“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紧急救护员、健康管理师、育婴员等职业资格证。

临床医学专业“1+X”证书一览表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1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卫健委

助理

必选(毕业一年后考)

2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卫健委

助理

可选(毕业一年后考)

3

健康管理师

人社部

高级

可选

4

育婴员

人社部

中级

可选

5

紧急救护员

人社部

中级

可选

、学时安排

(一)教学活动周进程安排表

表一 专业教学活动周进程安排表单位:周

分类

学期

理实一体教学

实践实训

国防教育军事技能

顶岗实习

考试

机动

合计

第一学期

16

 

2

 

1

1

20

第二学期

18

 

 

 

1

1

20

第三学期

18

 

 

 

1

1

20

第四学期

16

2

 

 

1

1

20

第五学期

 

 

 

20

 

 

20

第六学期

 

2

 

18

 

 

20

总计

68

4

2

38

4

4

120

(二)实践教学安排表

表二 实践教学安排表单位:周

序号

名称

总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备注

1

2

3

4

5

6

 

1

国防教育军事技能

2

2

 

 

 

 

 

 

2

医学综合技术

2

 

 

 

2

 

 

 

3

毕业设计

2

 

 

 

 

 

2

 

4

毕业顶岗实习

38

 

 

 

 

20

18

 

总计

44

2

 

 

2

20

20

 


(三)课程模块结构表

表三 课程模块结构表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数

学分结构

学时结构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合计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12

35

20.83%

676

340

336

10.91%

10.78%

专业基础课程

9

24

14.28%

436

336

100

10.78%

3.21%

专业技能课程

10

41

24.40%

736

574

162

18.42%

5.20%

集中实践课程

3

44

26.19%

920

0

920

0%

29.53%

素质能力拓展课程

2

5

2.98%

 

 

 

 

 

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6

9

5.36%

164

92

72

2.95%

2.31%

专业选修课程

7

10

5.96%

184

136

48

4.37%

1.54%

总学时(学分)数

49

168

100%

3116

1478

1638

47.43%

52.57%

公共基础课(含公共选修课):676+164=840,占总学时数26.96%。

选修课学时(含限选):164+184=348学时,占总学时11.17%。

(四)考证安排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

拟考学期

对应课程

开设学期

1

育婴员

儿科学

3

妇产科学

4

2

健康管理师

内科学

3、4

外科学

3、4

儿科学

3

妇产科学

4

预防医学

3

3

紧急救护员

急诊医学

4

内科学

3、4

外科学

3、4

儿科学

3

妇产科学

4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一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学时数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备注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20W

20W

20W

20W

20W

20W

公共课程

1

思政基础

G1000001

3

48

40

8

必修

考试

4

 

 

 

 

 

 

2

思政概论

G1000002

4

64

56

8

必修

考试

 

4

 

 

 

 

 

3

形势与政策*

G1000005

1

16

16

0

必修

考查

4

4

 

 

 

 

2周讲座

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生涯规划部分)*

G3000001

1

16

10

6

必修

考查

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部分)*

G3000001

1

16

10

6

必修

考查

 

 

 

1

 

 

 

5

创业基础*

G3000002

2

32

20

12

必修

考查

 

2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3000005

2

32

26

6

必修

考查

2

 

 

 

 

 

 

7

体育1、2、3、4*

G2000018

G2000019

G2000020

G2000021

6

108

12

96

必修

考试

2

2

1

1

 

 

 

8

大学英语1、2

G2000016

G2000017

6

104

88

16

必修

考查

2

4

 

 

 

 

 

9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

G3000004

2

36

36

0

必修

考查

2

 

 

 

 

 

 

10

国防教育军事技能

G3000003

2

112

0

112

必修

考查

56

 

 

 

 

 

2周训练

11

劳动教育1、2、3、4*

G3000011

G3000012

G3000013

G3000014

4

80

16

64

必修

考查

1

1

1

1

 

 

实践课在课外安排

12

大学入学教育

G3000008

1

12

10

2

必修

考查

 

 

 

 

 

 

讲座

 

公共课程合计

 

35

676

340

336

 

 

 

 

 

 

 

 

 

专业基础课

1

人体解剖学

G4000001

5

96

64

32

必修

考试

6

 

 

 

 

 

 

2

组织学与胚胎学

G4000002

2

32

24

8

必修

考查

2

 

 

 

 

 

 

3

生物化学

G4000006

2.5

48

40

8

必修

考试

3

 

 

 

 

 

 

4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G4000009

2

32

26

6

必修

考查

2

 

 

 

 

 

 

5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G4000005

3.5

64

54

10

必修

考查

 

4

 

 

 

 

 

6

生理学

G4000003

3.5

64

52

12

必修

考试

 

4

 

 

 

 

 

7

病理学

G4000004

3.5

64

50

14

必修

考试

 

4

 

 

 

 

 

8

医学心理学

G4000015

1

18

14

4

必修

考查

 

1

 

 

 

 

 

9

卫生法律法规

G4000016

1

18

12

6

必修

考查

 

1

 

 

 

 

 

 

专业基础课合计

 

24

436

336

100

 

 

 

 

 

 

 

 

 

 

 

专业技能课

1

药理学

Z2431110

4

72

58

14

必修

考试

 

4

 

 

 

 

 

2

诊断学

Z2431101

7

126

86

40

必修

考试

 

 

7

 

 

 

 

3

外科学

Z2431102

6.5

120

94

26

必修

考试

 

 

4

3

 

 

 

4

内科学

Z2431103

6.5

120

94

26

必修

考试

 

 

4

3

 

 

 

5

儿科学

Z2431104

4

72

60

12

必修

考试

 

 

4

 

 

 

 

6

传染病学

Z2431105

2

32

28

4

必修

考查

 

 

 

2

 

 

 

7

妇产科学

Z2431106

4

72

60

12

必修

考试

 

 

 

5

 

 

 

8

急诊医学

Z2431107

2

32

26

6

必修

考查

 

 

 

2

 

 

 

9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Z2431108

3

54

38

16

必修

考试

 

 

 

4

 

 

 

10

预防医学

Z2431109

2

36

30

6

必修

考查

 

 

2

 

 

 

 

 

专业技能课合计

 

41

736

574

162

 

 

 

 

 

 

 

 

 

集中实践课

1

医学综合技术

ZS243101

2

60

0

60

必修

考试

 

 

 

2w

 

 

 

2

毕业顶岗实习

ZS243102

38

800

0

800

必修

考试

 

 

 

 

25

25

 

3

毕业设计

ZS243103

4

60

0

60

必修

考试

 

 

 

 

 

30

 

 

集中实践课合计

 

44

920

0

920

 

 

 

 

 

 

 

 

 

1

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

G3000009

3

 

 

 

必修

考查

 

 

 

 

 

 

 

2

考证课程

G3000010

2

 

 

 

必修

考试

 

 

 

 

 

 

 

 

素质拓展课合计

 

5

 

 

 

 

 

 

 

 

 

 

 

 

选修课

1

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

GX000029

1

18

4

14

选修

考查

 

1

 

 

 

 

公共选修课(164学时)

2

大学生安全文化

GX000030

1

18

12

6

选修

考查

 

1

 

 

 

 

3

音乐欣赏

GX000005

1

18

6

12

选修

考查

 

1

 

 

 

 

4

普通话

GX000003

2

36

24

12

选修

考查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GX000027

2

42

24

18

限选

考查

3

 

 

 

 

 

6

医学素养语文

GX000028

2

32

22

10

限选

考查

2

 

 

 

 

 

7

医学护理技术

ZX243101

1

18

6

12

选修

考查

 

 

1

 

 

 

 

 

 

专业拓展选

修课(184学时)

 

 

 

8

全科医学

ZX243102

1

18

12

6

选修

考查

 

 

1

 

 

 

9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ZX243103

2

36

30

6

限选

考查

 

 

2

 

 

 

10

康复医学

ZX243104

1

16

12

4

选修

考查

 

 

 

1

 

 

11

皮肤性病学

ZX243105

1

18

16

2

限选

考查

 

 

1

 

 

 

12

中医学

ZX243106

3

60

52

8

限选

考查

 

 

 

4

 

 

13

医患沟通

ZX243107

1

18

8

10

限选

考查

 

 

1

 

 

 

 

选修课合计

 

19

348

228

120

 

 

 

 

 

 

 

 

需修满15学分,含限选11学分

 

合计

 

168

3116

1478

1638

 

 

 

 

 

 

 

 

 

注:1.集中实践课是指独立开设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除外),主要有课程设计、单项(综合)技能训练、考证实训、教学课程见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生产)实习等毕业综合实践环节;

2.课程名称后打“★”为核心课程;

3.实习实训环节课程不在进程表中安排固定周学时,但在对应位置填写实习周数,每周按26学时数计入总的计划学时;

4.带“*”的课程一般安排在7、8节课或非教学时间进行;

5.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栏中的周数为课堂教学周数,周学时为课堂教学周学时,实践实训课程在对应栏中填写实习周数“X周”。

表二: 临床医学专业基本技能实习项目-工作任务-实习内容

序号

实习项目

时间

工作任务

职业技能与素养

1

内科基本技能

13周

1.常见症状的分析和鉴别;

2.疾病诊断基本技能;

3.医患沟通;

4.内科病历文书书写

1.能对临床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头痛、头晕、眩晕、晕厥、认知障碍、意识障碍、面肌瘫痪、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心悸、黄疸、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与便血、血尿、水肿、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瘫痪、肌肉萎缩、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 进行分析和鉴别;

2.能规范地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 通过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等训练逐步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

3.同情患者,尊重患者人格和情感;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恰当地解释病情及诊疗计划,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2

外科基本技能

10周

1.无菌术;

2.基本手术操作;

3.手术前准备;

4.外科医患沟通;

5.术后观察与康复;

6.外科病历文书书写

1.能规范进行无菌术的操作,包括: 刷手法、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单等:

2.能识别常用手术器械并掌握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能熟练进行以下基本手术操作: 打结、切开与缝合、分离与止血、清创术、拆线与换药、体表肿物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拔甲术等:

3.能根据手术类型,正确地进行手术前病人的备皮和用药等术前准备:

4.树立爱伤观念,加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恰当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手术方式和必要性,帮助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会观察手术后患者神智、生命体征、出渗血、器官功能等方面变化,能采取恰当措施减轻和消除病人疼痛,会帮助病人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器官功能;

6.能规范地书写外科住院病历、在教师指导下签订有关协议书等

3

妇产科基本技能

5周

1.妇科检查;

2.妇产科医患沟通;

3.妇产科病史采集和病历文书书写

1.会规范进行妇科双合诊检查,会使用阴道窥器检查;

2.理解和同情患者,尊重患者人格和隐私,能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和诊疗过程的配合;

3.能正确进行妇产科病史采集,规范书写病历文书

4

儿科基本技能

4周

 

1.儿科病历书写;
2.儿科病情观察;
3.儿科合理用药;
4.儿科医患沟通

1.能根据小儿及其患病特点,正确地进行儿科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规范书写儿科病历;

2.会观察小儿病情,及时发现疾病演变;

3.能根据儿科特点进行合理用药;

4.能了解患儿及家长心理特点,并能与患儿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舒缓焦虑心理,取得诊疗过程的配合

5

基本急救能力

2周

 

常见的疾病、外伤、事故急救

1.能识别常见急症,做出初步处理并转诊;

2.能正确地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并判断其临床意义;

3.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树立急救意识,规范急救过程,能正确地按照院前急救流程、运用基本急救技术进行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5.能对重大交通事故、地震、水灾、火灾等集中抢救进行合理调度并采取防疫措施

6

五官科基本技能

2周

1.流行性病毒性角结膜炎;

2.真菌性角膜炎;

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1.能够对流行性病毒性角结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白内障做出初步诊断并提出治疗建议;

2.会进行视力检查,会使用检眼镜

 

7

感染科基本能力

2周

 

 

感染性疾病的管理

1.能对常见传染病实施隔离与防护;

2.会对法定传染病按程序进行报告和随访管理;

3.能实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能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取得患者诊疗过程的配合

 


实施保障

(一) 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18: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9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临床医学行业、专业

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医疗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5.实习基地指导教师

每个实习基地需配备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指导教师一名(可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承担);带教老师一名(医师及以上职称);每个科室在科主任指导下设专任指导教师一名(医师及以上职称);依据学生数量实施一对一方式带教,带教老师学历为本科以上且从事临床一线临床工作5年以上。指导教师应掌握临床先进技术,具丰富实践经验,经过高职教育教学培训、考核,胜任临床实习教学,并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及管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指导高职学生各类临床情境分析、反思及病历撰写;组织安排学生临床各项考核。

临床医学专业技能课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任教课程

双师素质

类别

备注

1

李祖祥

本科

教授

诊断学

校内专任

 

2

刘美红

本科

副教授

诊断学

校内专任

 

3

周齐艳

本科

副教授

诊断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4

唐艳

研究生

讲师

诊断学

校内专任

 

5

张志群

研究生

诊断学

校内专任

 

6

陈雪媛

本科

诊断学

校内专任

 

7

李子帅

本科

诊断学

校内专任

 

8

李魏青

本科

讲师

内科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9

邓冰莉

本科

讲师

急诊医学

校内专任

 

10

周桂林

研究生

讲师

内科学

校内专任

 

11

丽丽

研究生

讲师

内科学

校内专任

 

12

李国威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内科学

校内专任

 

13

谢玲芳

研究生

急诊医学

校内专任

 

14

凌峰

本科

副教授

外科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15

何晓宇

本科

外科学

校内专任

 

16

唐丽萍

研究生

外科学

校内专任

 

17

郑艾娟

本科

副教授

妇产科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18

欧阳平中

本科

教授

妇产科学

校内专任

 

19

唐海芽

研究生

讲师

妇产科学

校内专任

 

20

梁紫银

本科

讲师

妇产科学

校内专任

 

21

徐琼芳

研究生

讲师

妇产科学

校内专任

 

22

唐明霞

本科

副教授

儿科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23

唐颖林

研究生

讲师

儿科学

校内专任

 

24

许立婷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

校内专任

 

25

何彬彬

研究生

讲师

预防医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26

李搏云

本科

预防医学

校内专任

 

27

朱龙军

本科

讲师

传染病学

校内专任

 

28

唐鹏

本科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29

赵秋菊

本科

讲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校内专任

 

30

赵欢

本科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校内专任

 

31

张毅敏

本科

讲师

中医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32

简亚平

研究生

教授

中医学

校内专任

 

33

黄晶晶

研究生

中医学

校内专任

 

34

王岚玺

研究生

中医学

校内专任

 

35

唐振丽

研究生

中医学

校内专任

 

36

晓军

研究生

教授

皮肤性病学

兼职

 

37

陈友元

本科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学

兼职

 

38

丁迎

本科

主治医师

皮肤性病学

兼职

 

39

阳晓

本科

教授

内科学

兼职

 

40

张文军

本科

讲师

外科学

兼职

 

41

刘海峰

本科

讲师

外科学

兼职

 

42

周振

本科

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43

肖明

本科

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44

陈晓育

本科

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45

赵永旺

研究生

主任医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兼职

 

46

陈卫国

本科

主任医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兼职

 

47

唐珍岁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48

刘奕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49

李新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50

郑云松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51

全建云

本科

主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52

刘敏

本科

主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53

黄大群

本科

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54

邓文新

本科

主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55

郑莉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

兼职

 

56

何琦玉

本科

主治医师

儿科学

兼职

 

57

唐娟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学

兼职

 

58

唐满凤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学

兼职

 

59

曹晓波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60

刘美玉

本科

主治医师

妇产科学

兼职

 

61

谢皓空

本科

副主任医师

急诊医学

兼职

 

62

陈小红

本科

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63

卿伯华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64

于苏兰

本科

主治医师

妇产科学

兼职

 

65

周小元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66

桂文波

研究生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67

柏承春

本科

副主任医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兼职

 

68

刘军波

本科

副主任医师

眼耳鼻喉口腔科学

兼职

 

69

宋文明

本科

主治医师

儿科学

兼职

 

70

谢学林

本科

主治医师

妇产科学

兼职

 

71

顾学辉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

兼职

 

72

颜振宇

本科

副主任医师

内科学

兼职

 

73

彭丽花

本科

副教授

生理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74

罗小玲

本科

教授

生理学

校内专任

 

75

吴起清

研究生

讲师

生理学

校内专任

 

76

韩利军

本科

副教授

解剖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77

姜云传

本科

讲师

解剖学

校内专任

 

78

唐云云

本科

讲师

解剖学

校内专任

 

79

李培

本科

副教授

组织学与胚胎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80

张琼宇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组织学与胚胎学

校内专任

 

81

王小荣

本科

教授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校内专任

 

82

唐鹏程

本科

讲师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83

陈武哲

研究生

副教授

生物化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84

杨宇虹

本科

讲师

生物化学

校内专任

 

85

李杰

本科

副教授

生物化学

兼职

 

86

盘箐

本科

副教授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87

李贝晶

本科

讲师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校内专任

 

88

唐小标

本科

讲师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校内专任

 

89

陈基善

研究生

副教授

病理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90

黄海

本科

副教授

病理学

校内专任

 

91

朱崎

本科

讲师

病理学

校内专任

 

92

杨红霞

研究生

副教授

药理学

校内专任

教研室主任

93

申众辉

本科

讲师

药理学

校内专任

 

94

黄宁江

本科

副教授

药理学

兼职

 

 

(二)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必须满足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中要求的实训室基本条件,包括临床基础实训室、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室、附属医院见习基本条件。

具体设备配置可参考《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 (教职成函〔2014〕14 号)。要求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专职实训室管理人员以及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能满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等多重功能要求。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临床医疗、基层全科和健康保健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普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三级及二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健康保健等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提供临床医疗相关实习岗位;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严格执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临床医学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教育部2017年8月发布)相关要求内容。

校内实训、实验室配置一览表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面积、设备配置

主要功能

对应课程

1

计算机实验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学生上机操作和

业余培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解剖实验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1、系统解剖学教学和实验操作  2、局部解剖学教学和实验操作

3、断层解剖学教

学和实验操作

4、标本制作、模型、贮存

解剖学

3

生物化学实验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生化实验场地,如酶的专一性、血糖测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尿糖定性等实验

生物化

4

显微镜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1、观察切片和大体标本及模型

2、微生物、寄生虫、免疫实验、病理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5

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1、观察切片,实现学生与教师互动

2、教学科研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6

机能实验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

1、人体实验和动

物实验

2、生理、病理、

药理模拟实验

3、生理、病理、

药理动物实验

生理学、药理学、病理

7

心电图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操作

诊断学

8

诊断学实训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心肺检查与腹部触诊检查综合训练实验室系统、高级全自动多种穿刺叩诊电脑模型人、心肺触诊听诊电脑模拟器(单机版)、心肺叩诊电脑模拟人、腰椎穿刺仿真标准化病人模型、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监测考核指导模型。

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心肺检查及、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和神经反射检查、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心电图分析

诊断学

9

妇产科学实训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妇检模型、妇科训练模型、会阴切开模型、高级难产示教训练模型、高级电脑孕妇检查模型、高级透明刮宫模型、女性骨盆模型、子宫模型、斯曼峰妇科吸引器、妇科训练仿真模型、计划生育模型、分娩机转模型、多功能波普治疗仪、胎儿监护仪、电动吸引器、人工流产吸引器

1、产科实验:

①骨盆构成与分

界、足月胎头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③四步触诊、骨盆测量④外阴消毒与铺巾⑤分娩机转与接生⑥新生儿沐浴⑦会阴切开缝合,胎头吸引术⑧臀位助产术

2、妇科实验:

①妇科检查②妇科特殊检查③妇科常用冲洗液的配制④清宫术⑤输卵管通液术⑥妇科局部治疗技术⑦妇科常用手术器械及计划生育手术包⑧计划生育常用手术操作

妇产科学

10

诊医学实训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综合临床培训系统 ECS、心肺复苏模拟人

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使用、电除颤等

诊医学

11

外科学实训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侧面操纵综合手术床、电动不锈钢综合手术床、不锈钢洗手槽、无影灯、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外科消毒模人、甲种手术器械包、乙种手术器械包、高频电刀、腹部外科手术器械包

手术基本操作(换药、包扎、止血、认器械)、无菌准备、器械管理、外科检查

外科

12

儿科学实训室

达到了国家发布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如新生儿保温箱、蓝光治疗仪、新生儿辐射保暖台、高级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模型、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婴儿腰椎穿刺模型

小儿体格测量、光照疗法、暖箱的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头皮静脉穿刺术、婴儿腰椎穿刺术

儿科学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基本条件与要求

主要功能

接收人数

1

永州市中心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40

2

永州职院附属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3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30

4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30

5

长沙市第一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6

长沙市第四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7

浏阳市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8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9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10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11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12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13

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14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15

解放181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16

解放169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17

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18

市中心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19

湖南省胸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0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21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2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3

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24

东安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25

华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26

江永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7

蓝山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8

宁远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29

祁阳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5

30

双牌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31

新田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2

32

邵阳市中心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20

33

邵阳县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6

34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6

35

宁乡市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8

36

娄底市中心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2

37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6

38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39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8

40

益阳市中心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41

永州市中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6

42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科室齐全,病人多,病种多

见病的诊疗,健康宣教

10

(三)教学资源

选择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涵盖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学科、卫生法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等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图书和一定数量的国内外专业期刊;要有满足本专业师生需要的电子图书、期刊、在线文献检索等电子阅览资源和设备。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4.顶岗实习条件及配置基本要求

具备学生能够完成实习的普通及专科内科、普通及专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病区,ICU、手术室、门急诊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岗位。具备一定规模、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为实践教学提供综合实训的实习条件和环境。有条件病区配单独教室及临床操作模拟人。实习单位内实习人员不能超过在岗人员总数的10%,保证学生能完成顶岗实习教学要求中规定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人称赞,釆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挂图、模型、标本、实物、X线片、动物实验等,分别采取“PBL”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演示、实操、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五)教学评价

1.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2.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校企(医院)双方共同制订考核相关制度,明确考核内容、方法和要求,组织临床带教老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实施,以临床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考核形式: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对职业素养及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覆盖校院(系)两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1.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二级院系及专业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落实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普通临床医学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4.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5.临床医学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顶岗实习管理:临床医学顶岗实习管理是学校教学与临床教学组织的融合管理,实行长效管理机制。教学医院由教学办或医务科等主管教学主任垂直管理至专业部门带教老师,制订实习单位实施性临床实习教学计划并进行实习教学督促。学校由医学院实训实习主任垂直管理至专任实习管理员,是学生实践见习与实习的主管机构,全面负责学生的见、实习安排,检查实习档案管理工作。制订《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条例》和《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带教和管理。建立医院-学校双重管理网络,全程跟踪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和生活情况。

十、毕业要求

1.按培养方案修完所有必修课程并取得必修 149 学分。

2.选修课(含公共和专业选修课)不低于  15 学分(含限选11学分)。

3.取得相应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十一、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意见

 

2020级(版)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审核意见表

 

二级学院名称:医学院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

临床医学专业

总课程数

49

总课时数

3116

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

47.43:52.57

毕业学分

164

制(修)订参与人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工作年限

 

李祖祥

教授

本科

28

专业群带头人

刘美红

副教授

本科

23

专业带头人

简亚平

教授

研究生

21

医学院副院长

周齐艳

副教授

本科

19

教研室主任

陈晓育

教授

本科

31

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江拥军

主任医师

博士

28

永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依据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教育部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关于制(修)订 2020 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2020版)。

二级学院负责人审核意见

该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认真审核,切合专业实际,符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同意从2020级新生开始实施。

                 部门负责人(院长)签字:

2020年  7   20 日

学校教务处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2020年    

学校主管校领导意见

 

 

 

签字:

 

2020年     

 

十二、教学进程(安排)变更审批表

 

教学进程(安排)变更审批表

申请部门

 

主讲教师

 

授课班级

 

原教学进程(安排)情况:

 

 

 

 

 

 

 

 

 

调整原因及调整情况:

 

 

 

 

 

 

      

教研室意见:

 

 

 

 

      

二级学院意见:

 

 

 

 

      

教务处意见:

 

 

      

说明:为了稳定教学秩序,严格教学进程(安排)管理,各专业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教学进程(安排),必须填写此表一式三份交二级学院,经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同时批准后方可执行。

 

版权所有 ? 湖南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医学院  地址: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北路338号 联系电话:0746-6368162 湘ICP备14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