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口腔医学
制定人:吴南
合作人:唐岳鹏、王臻鑫、叶倩、黄馨、杨惠媛
制定时间:2019年03
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206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课 教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符合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口腔助理医师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健康、口腔健康以影响人群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的新概念,树立社会群体预防观念、综合保健观念以及临床实践中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思想,掌握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评估的基本方法,以及社会人群口腔保健的基本方法,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
培养全科型口腔医学人才,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它关系到保存健康牙列,维持口腔结构尽可能长期处于一种适当的健康状态学生对口腔预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握,将为口腔临床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口腔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其掌握口腔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有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干预措施的能力。因而本门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述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宏观水平认识口腔疾病流行状况和趋势,并能够树立为社会大众进行口腔健康促进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口腔医学岗位对口腔预防医学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考口腔医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并按照口腔医学实际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程序为框架,按照口腔医学真实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能够运用常用的口腔预防技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2.理解齲病和牙周病的病因和预防方法,及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营养与口腔健,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口腔感染控制,社区口腔保健等方法。
3.了解口腔预防医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口腔疾病预防的观念。
(二)能力目标
1.完成口腔健康调查和记录。
2.完成刷牙方法,菌斑染色和菌斑评价。
3.完成窝沟封闭术
4.参加社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5.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6学时。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口腔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模块 |
单元 |
教学内容 |
学习目标 |
重难点 |
参考课时 |
一、认识口腔预防医学 |
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
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研究对象 |
1. 掌握口腔预防医学的内容和范畴 2. 了解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简史动态 3. 掌握三级预防策略 4. 树立口腔预防医学的观念 |
三级预防策略 |
理论学时2 |
二、口腔健康调查 |
基本口腔流行病学 |
1. 流行病学和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 2. 龋病和牙周病的流行病学 3. 基本口腔检查 |
1. 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发展 2. 熟悉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3. 掌握龋病流行病学指数 4. 掌握牙周病流行病学指数 5. 熟悉其它常见口腔疾病学的流行概况 6.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能够运用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设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实践 |
1. 龋病流行病学指数 2. 牙周病流行病学指数 3. 其他常见口腔疾病学的流行概况 4. 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 |
理论学时4 实验学时3 |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 |
调查方法(各种抽样方法:单纯随机、系统、分层、整群等) |
1.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设计,包括调查目的和调查方法、抽样方法和样本含量、调查项目和表格设计、指数和标准、误差及防止方法 2. 掌握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3. 了解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概况和影响因素 4. 能够使用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方法,完成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5. 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掌握口腔健康调查方法、误差及防止方法 |
三、预防龋病 |
龋病的病因和预防 |
1. 龋病病因学 (1) 病因学研究历史 (2) 四因素论 2. 预防学 (1) 世界各地区龋病预防概况 (2) 龋病预防方法(牙菌斑控制、蔗糖及代用品、窝沟封闭剂、氟化物防龋、其他防龋措施、龋活跃试验)。 |
1. 掌握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 熟悉龋病的病因、病理、发病特点 3. 掌握龋活性试验的名称和结果判断 4. 掌握三级预防和各种龋病预防方法 |
1. 掌握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 掌握龋病三级预防 |
理论学时4 |
氟化物防龋 |
1.自然界的氟 2.人体氟来源、氟代谢 3.氟的防龋机制 4.急性和慢性氟中毒 5.全身用氟防龋方法 6.局部用氟防龋方法 |
掌握: 1. 氟的防龋机制 2. 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方法、原则、剂量、浓度、优缺点 3. 氟牙症的诊断、分类、Dean氏标准 熟悉: 1. 氟的代谢、生理、药理、毒理作用 2. 急慢性氟中毒、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和方法 |
1. 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方法、剂量、优缺点 2. 氟牙症的诊断、分类、Dean氏标准 |
四、预防牙周病 |
窝沟封闭 |
1. 窝沟封闭的定义和适应证 2. 酸蚀技术的理论基础、酸蚀操作的要点 3. 窝沟封闭的三个发展阶段,封闭剂的组成 4. 窝沟封闭的操作步骤 5. 窝沟封闭临床效果的评论 |
1. 掌握窝沟封闭的定义 2. 掌握窝沟封闭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 3. 熟悉窝沟封闭剂的组成、类型与特点 4. 了解预防性树脂充填、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ART)的定义和适应证 |
1. 窝沟封闭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 2. 窝沟封闭的操作步骤 |
理论学时4 实验学时3 |
牙周病的病因和预防 |
1. 牙周疾病病因学(感染因素、其他局部因素、宿主全身情况) 2. 牙周疾病的预防 (1)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2)菌斑控制 (3)其他局部因素控制,提高宿主抵抗力 |
1. 掌握牙周病的病因及三级预防的原则,并根据病人情况制定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 2. 掌握控制菌斑的方法并能够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 |
牙周病的三级预防 |
|
刷牙 |
1、刷牙在控制菌斑方面的作用 (1)牙刷的设计和选择 (2)刷毛的选择 (3)牙刷的保护 (4)刷牙方法 2、洁牙剂 (1)牙膏的组成 (2)药物牙膏 3、其他口腔卫生用品 |
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口腔卫生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
|
五、预防口腔癌 |
口腔癌的病因和预防 |
1. 口腔癌与癌前病变 2. 口腔癌的危险因素 3. 口腔癌的预防 |
1. 掌握口腔癌的致病因素与预防方法 2. 熟悉口腔癌的定义 3. 了解预防癌前病变的重要意义 |
|
理论学时2 |
六、指导特定人群进行口腔保健 |
各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 |
1. 妇幼口腔保健 2. 学校口腔保健 3. 中老年人口腔保健 4. 残疾病人口腔保健 |
1. 掌握婴幼儿口腔保健的目标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婴幼儿口腔保健的宣传教育 2. 掌握学校口腔保健的目的和原则 3. 掌握老年人口腔护理的目标,能够对老年人进行科学的口腔健康教育 4. 掌握残疾人口腔保健的特点及口腔保健方法,能够对残疾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辅导 5. 能够对妊娠期妇女进行正确的口腔保健宣传和教育 |
|
理论学时4 |
七、如口腔健康教育 |
口腔健康教育 |
1. 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的概念与关系 2. 口腔健康教育的标准 3. 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实施与评价 |
1. 掌握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概念 2. 掌握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原则 3. 掌握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4. 掌握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5. 能够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 |
|
理论学时2 |
八、如何进行社区口腔保健 |
社区基本口腔保健 |
1. 社区口腔保健的概念、内容和模式 2. WHO倡导的基本口腔保健 3. 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
1. 掌握社区口腔保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 2. 熟悉WHO的社区口腔保健模式及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3. 了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制定目标的方法步骤 |
|
理论学时2 |
九、控制感染 |
口腔医疗保健中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1. 口腔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医院性感染 2. 控制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
1. 掌握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灭菌和消毒的概念 3. 掌握感染传播的途径 4. 熟悉高压蒸气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 |
|
理论学时2 |
2.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
学校情境名称 |
学习型工作任务 |
1 |
情境1:认识口腔预防医学 |
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
2 |
情境2:口腔健康调查 |
口腔流行病学 |
3 |
情境3:预防龋病 |
1.龋病的临床表现与病因 |
2.龋病的预测与早期诊断 |
3.龋病的预防方法 |
4.临床常用口腔预防技术 |
4 |
情境4:预防牙周病 |
1.影响牙周病发生的因素 |
2.牙周病的三级预防 |
3.菌斑的控制 |
4.牙周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
5 |
情境5:清洁口腔 |
1.刷牙 |
2.邻面清洁法 |
6 |
情境6:使用氟化物防龋 |
1.氟化物概述 |
2.氟化物的全身应用 |
3.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
7 |
情境7:预防口腔癌 |
口腔癌的病因和预防 |
8 |
情境8:指导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
1.妊娠期妇女的口腔问题 |
2.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教育 |
3.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指导 |
4.新生儿的口腔卫生知识 |
9 |
情境9:指导婴幼儿的口腔保健 |
1.婴儿的口腔保健指导 |
2.婴儿补氟的方法 |
3.幼儿口腔预防措施 |
4.合理营养和饮食习惯 |
5.家庭口腔保健 |
10 |
情境10:指导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 |
1.家庭口腔保健 |
2.幼儿园口腔保健 |
3.营养与饮食习惯 |
4.氟化物的应用 |
11 |
情境11:指导中小学学校口腔保健 |
1.口腔健康服务 |
2.口腔健康教育 |
12 |
情境12:指导青春期的口腔保健 |
1.口腔健康教育 |
2.定期口腔检查 |
3.口腔卫生指导 |
13 |
情境13:指导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
1.老年人口腔疾病状况 |
2.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
3.改善膳食营养状态 |
4.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
5.康复口腔基本功能 |
14 |
情境14:指导残疾人的口腔保健 |
残疾人口腔保健护理 |
15 |
情境15:如何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
基本口腔健康教育 |
16 |
情境16:如何进行社区口腔保健 |
社区基本口腔保健 |
17 |
情境17:控制感染 |
1.口腔保健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 |
2.四手操作技术 |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专、兼职教师:必须是有工作经验的骨干,熟悉口腔医学新进展,能够完成学生的实习带教,本科及以上学历,有高校教师资格,且通过试讲。兼职教师需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中级以上职称,经过学校审核并通过试讲合格。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我院口腔医学实验室总面积250平方米;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应在教室和实训室完成。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施及相应的教学模型,并保证校园网畅通,教室内光线明亮、安静。实践教学在口腔实训室完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完备的实训硬件。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实行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 以问题为基础,首先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 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查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评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任务驱动法: 以完成“任务”为线索,将教学内容贯穿于“任务”之中,由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病例教学法: 结合临床病例,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诊疗程序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5)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掌握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口腔医学专业新技术视频剪辑等,使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应用示教反示教录播系统进行教学和技能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9月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方式
(1)对教师的评价分为二级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说课评价、教学档案检查、论文教改等。二级督导主要从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同行评价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主要从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及思想教育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岗位职业能力、执业考试要求两方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考核形式: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考核方式:试卷(笔试)、技术操作考核、模拟考核(情景展示),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平时考核,包括学生课堂纪律、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及课堂问答等内容,占总成绩的10%。课程结业考核分理论考试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理论成绩占总成绩70%,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其他,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多方评价及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使课程不断改进与完善 。
(五)其他必要说明
附件三:
太平洋在线会员注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预防医学课程基本情况表
一、课程基本情况 |
|
课程名称 |
口腔预防医学 |
课程类别 |
考试 |
实践学时 |
6 |
理论学时 |
26 |
学分 |
2 |
适用专业 |
口腔医学 |
|
所属部门 |
医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口腔医学 |
主要授课教师 |
黄馨、杨惠媛 |
|
二、课程建设情况 |
|
课程调研报告 |
(有/无) |
课程标准 |
有 |
授课计划 |
有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有 |
单元教学设计 |
有 |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
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
|
课程学习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阐述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宏观水平认识口腔疾病流行状况和趋势,并能够树立为社会大众进行口腔健康促进的意识。 |
|
课程学习内容 |
研究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能够运用常用的口腔预防技术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理解齲病和牙周病的病因和预防方法及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营养与口腔健康,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口腔感染控制,社区口腔保健等方法。 |
|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
从岗位职业能力、执业考试要求两方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考核形式: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考核方式:试卷(笔试)、技术操作考核、模拟考核(情景展示),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
|
课程建设基础 |
已经建设好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全程授课教案和电子讲稿、网络课程、考核办法、实验指导、实习(见习)指导、习题与作业、试题答案9个模块组成。 |
|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
(1)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拟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完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实用型立体化教材。 (3)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和时代对技能型高级人才的要求,始终保持技术上先进;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口腔医学人才。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