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临床医学
制定人:张毅敏
合作人:简亚平、徐琼芳、黄晶晶等
制定时间:2019年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105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培养层次: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54学时
总学分数:3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中医学基础》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集医学、药学、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等学科于一体, 通过学习中医, 有助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发他们为中国医学科学献身的激情和斗志。另一方面, 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 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主修西医的同时, 让医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有助于在宏观和微观对照中, 形成自身的医学观, 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中医思维方法的启示,使其在今后从事西医和科研时开阔思路, 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 直接或间接增加治病防病的手段和方法, 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临床疗效。
2.课程性质
《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中医学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及治疗概述。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中医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祖国医学的主要精髓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医学的热爱,达到提高学生医学综合素质的目的。
4.课程作用
本课程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和辩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等。本课程实行“临岗(课间见习)—协岗(毕业实习)递进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获得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以医疗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过程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本课程设计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知识内容选取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并融合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实践教学在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及相关科室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1)进一步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鼓励学生以中医模式对疾病进行分析,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中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理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4)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专业形象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
2.利用中医方法对病人进行独立诊断;
3.掌握基本的中医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具有整体观和辩证论治能力;
2.能规范运用望闻问切技术进行日常诊疗工作;
3.具有基本的辩证开方的临床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思想;
2.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守法和维权意识;
4.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结协助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内容主要由11个学习情境、6个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成,校内完成理实一体教学 54学时。教学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临床实践性内容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与周边学科有机结合,适应了该课程在培养高技能临床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 《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习情境 |
学习内容 |
学习目标 |
重点与难点 |
建议学时 |
|
情境一 |
绪论 |
1.简述中医的发展史 2.详解中医的基本特色 3.了解中医现代的发展 |
1.中医理论的确立。 2.中医的思维方法。 |
2(理论) |
|
情境二 |
阴阳学说 |
1.简述阴阳的定义及区分 2.解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3.阐述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
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
2(理论) |
|
情境三 |
五行学说 |
1.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详述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生克制化及乘侮等概念 3.阐述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 |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 |
2(理论) |
|
情境四 |
藏象学说 |
1. 藏象的基本概念,脏的腑的区别及各自作用 2. 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功能 3. 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4.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5.六腑间的关系 |
五脏与六腑的功能 |
4(理论) |
|
情境五 |
气、血、津液学说 |
1.了解气的概念、来源,掌握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 2.了解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3.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功能 4.掌握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
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 |
2(理论) |
|
情境六 |
经络学说 |
1.简述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区别 2.讲述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3.阐述奇经八脉的内容及其功能 |
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 |
2(理论) |
|
情境七 |
病因学说 |
1.简述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色 3.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色 4.了解疫疠之气的致病特色 5.熟悉七情对脏腑、气机、疾病发展的影响 6.了解饮食内伤、劳逸损伤的常见原因 7.熟悉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色 |
1.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色 2.痰饮、瘀血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色 |
4(理论) |
|
情境八 |
诊法 |
1.掌握望神的方法,了解望神的四种常见表现 2.掌握望色的基本方法 3.掌握正确的望舌方法 4.掌握临床的寒热、汗出、疼痛、饮食异常、睡眠异常、二便异常、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5.了解切诊原理及方法 6.了解正常脉象的表现及临床诊断意义 |
1.正确的望舌方法 2.正常脉象的表现及临床诊断意义 |
6(理论) |
|
情境九 |
八纲辨证 |
1.了解八纲辨证 2.掌握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方法 |
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 |
6(理论) |
|
情境十 |
防治原则 |
1.了解中医预防疾病的措施 2.了解中医早期的治疗原则 3.熟悉常用的正治法与反治法 4.了解常见的标证、本证及处理措施 5.掌握扶正与祛邪的适应证 6.了解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的方法 7.理解三因制宜的含意 |
扶正与祛邪的适应证 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的方法 |
4(理论) |
|
情境十一 |
中药方剂 |
1.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作用 2.掌握中药的搭配方法及用药禁忌 3.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 |
中药的搭配方法及用药禁忌 方剂的基本知识 |
4(理论) |
|
情境十二 |
常见病症 |
1.掌握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辩证及治疗 2.掌握肺热炽盛、肺阴虚、痰浊壅肺、寒饮停肺、肺阴虚的辨证及治疗 3.掌握心火亢盛、寒凝心脉、心阳虚、心血虚、心气虚的辨证及治疗 4.掌握肝火炽盛、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气郁结、寒凝肝脉肝阴虚、肝血虚的辨证及治疗 5.掌握胃火炽盛、寒凝胃脘、脾胃湿热、心脾两虚、脾不统血、脾气虚的辨证及治疗 6.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的辩证及治疗 |
1.肺热炽盛、肺阴虚、痰浊壅肺、寒饮停肺、肺阴虚的辨证及治疗 2.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的辩证及治疗 |
8(理论) |
|
情境十三 |
毫针刺法 |
掌握毫针刺法 |
1.进针(指切、夹持、舒张、提捏) 2.行针(提插、捻转、弹柄、刮柄、震颤) |
1(实验) |
|
情境十四 |
电针疗法 |
1.掌握电子针治疗仪机器的操作 2.熟悉电子针治疗仪的临床适应范围 |
电子针治疗仪机器的操作 |
1(实验) |
|
情境十五 |
刮痧、拔罐 |
1.掌握刮痧、拔罐的基本操作 2.熟悉刮痧、拔罐的临床适应证 |
刮痧、拔罐的基本操作 |
2(实验) |
|
情境十六 |
艾灸疗法 |
1.熟悉艾灸的临床适应证 2.掌握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手法 3.熟悉间接灸的操作手法 4.熟悉艾灸的注意事项 |
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手法 |
2(实验) |
|
情境十七 |
推拿手法 |
1.掌握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 2.熟悉振动类、运动类手法 3.熟悉推拿的临床适应证 |
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 |
2(实验) |
|
合计 |
总学时54 理论46 实验8 |
2.学习情境设计
表2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一 |
中医学概述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中医学学习目的和要求 2.熟悉中医学概念、范围 3.了解中医学新进展 4.学会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维方法。 |
学习内容 |
1.中医学学习目的及新进展 2.中医的诊断治疗思维方法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熟悉中医学新的进展。 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学生沟通。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提问 |
学习情境二 |
阴阳学说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简述阴阳的定义及区分 2.解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3.阐述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
学习内容 |
1.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阐述阴阳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三 |
五行学说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详述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生克制化及乘侮等概念 3.阐述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 |
学习内容 |
1.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生克制化及乘侮等概念 2.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阐述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四 |
藏象学说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藏象的基本概念,脏的腑的区别及各自作用 2.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功能 3.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4.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5.六腑间的关系 |
学习内容 |
1.藏象的基本概念,脏的腑的区别及各自作用 2.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功能 3.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4.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5.六腑间的关系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功能 2.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3.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4.六腑间的关系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五 |
气、血、津液学说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了解气的概念、来源,掌握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 2.了解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3.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功能 4.掌握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
学习内容 |
1.气的概念、来源,掌握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 2.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3.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功能 4.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了解气的概念、来源,掌握气的分类、功能及基本的气机 2.了解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3.了解津液的生成、输布和功能 4.掌握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六 |
经络学说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简述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区别 2.讲述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3.阐述奇经八脉的内容及其功能 |
学习内容 |
1.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区别 2.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3.阐述奇经八脉的内容及其功能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简述经络的概念,经与络的区别 2.讲述十二正经的名称、分布、走行3.阐述奇经八脉的内容及其功能步实施骨髓穿刺术的操作。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七 |
病因学说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简述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色 3.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色 4.了解疫疠之气的致病特色 5.熟悉七情对脏腑、气机、疾病发展的影响 6.了解饮食内伤、劳逸损伤的常见原因 7.熟悉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色 |
学习内容 |
1.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2.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色 3.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色 4.疫疠之气的致病特色 5.七情对脏腑、气机、疾病发展的影响 6.饮食内伤、劳逸损伤的常见原因 7.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色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简述病因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六淫的概念及致病特色 3.掌握风、寒、暑、湿、燥、火的致病特色 4.了解疫疠之气的致病特色 5.熟悉七情对脏腑、气机、疾病发展的影响 6.了解饮食内伤、劳逸损伤的常见原因 7.熟悉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原因及致病特色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八 |
诊法 |
教学时间 |
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望神的方法,了解望神的四种常见表现 2.掌握望色的基本方法 3.掌握正确的望舌方法 4.掌握临床的寒热、汗出、疼痛、饮食异常、睡眠异常、二便异常、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5.了解切诊原理及方法 6.了解正常脉象的表现及临床诊断意义 |
学习内容 |
1.望神的方法,了解望神的四种常见表现 2.望色的基本方法 3.正确的望舌方法 4.临床的寒热、汗出、疼痛、饮食异常、睡眠异常、二便异常、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5.切诊原理及方法 6.正常脉象的表现及临床诊断意义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望神的方法,了解望神的四种常见表现 2.掌握望色的基本方法 3.掌握正确的望舌方法 4.掌握临床的寒热、汗出、疼痛、饮食异常、睡眠异常、二便异常、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5.了解切诊原理及方法 6.了解正常脉象的表现及临床诊断意义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提问 |
学习情境九 |
八纲辨证 |
教学时间 |
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了解八纲辨证 2.掌握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方法 |
学习内容 |
1.八纲辨证 2.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方法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了解八纲辨证 2.掌握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辨证方法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 |
防治原则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了解中医预防疾病的措施 2.了解中医早期的治疗原则 3.熟悉常用的正治法与反治法 4.了解常见的标证、本证及处理措施 5.掌握扶正与祛邪的适应证 6.了解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的方法 7.理解三因制宜的含意 |
学习内容 |
1.常用的正治法与反治法 2.常见的标证、本证及处理措施 3.扶正与祛邪的适应证 4.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的方法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了解中医预防疾病的措施 2.了解中医早期的治疗原则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一 |
中药方剂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作用 2.掌握中药的搭配方法及用药禁忌 3.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 |
学习内容 |
1.中药的搭配方法及用药禁忌 2.方剂的基本知识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作用 2.掌握中药的搭配方法及用药禁忌 3.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二 |
常见病症 |
教学时间 |
8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辩证及治疗 2.掌握肺热炽盛、肺阴虚、痰浊壅肺、寒饮停肺、肺阴虚的辨证及治疗 3.掌握心火亢盛、寒凝心脉、心阳虚、心血虚、心气虚的辨证及治疗 4.掌握肝火炽盛、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气郁结、寒凝肝脉肝阴虚、肝血虚的辨证及治疗 5.掌握胃火炽盛、寒凝胃脘、脾胃湿热、心脾两虚、脾不统血、脾气虚的辨证及治疗 6.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的辩证及治疗 |
学习内容 |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辩证及治疗 2.肺热炽盛、肺阴虚、痰浊壅肺、寒饮停肺、肺阴虚的辨证及治疗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辩证及治疗 2.掌握肺热炽盛、肺阴虚、痰浊壅肺、寒饮停肺、肺阴虚的辨证及治疗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三 |
毫针刺法 |
教学时间 |
1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选针 2.定位 3.消毒 4.进针(指切、夹持、舒张、提捏) 5.行针(提插、捻转、弹柄、刮柄、震颤) 6.得气(酸麻胀痛) 7.留针 8.出针 |
学习内容 |
1.进针(指切、夹持、舒张、提捏) 2.行针(提插、捻转、弹柄、刮柄、震颤)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进针(指切、夹持、舒张、提捏) 2.行针(提插、捻转、弹柄、刮柄、震颤)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四 |
电针疗法 |
教学时间 |
1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基本的毫针刺法 2.掌握电子针治疗仪机器的操作 3.熟悉电子针治疗仪的临床适应范围 |
学习内容 |
1.毫针刺法 2.电子针治疗仪机器的操作 3.电子针治疗仪的临床适应范围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基本的毫针刺法 2.掌握电子针治疗仪机器的操作 3.熟悉电子针治疗仪的临床适应范围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五 |
刮痧、拔罐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刮痧、拔罐的基本操作 2.熟悉刮痧、拔罐的临床适应证 |
学习内容 |
刮痧、拔罐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掌握刮痧、拔罐的基本操作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六 |
艾灸疗法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熟悉艾灸的临床适应证 2.掌握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手法 3.熟悉间接灸的操作手法 4.熟悉艾灸的注意事项 |
学习内容 |
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掌握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手法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学习情境十七 |
推拿手法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 2.熟悉振动类、运动类手法 3.熟悉推拿的临床适应证 |
学习内容 |
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掌握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手法 |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结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教室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精讲→自学→讨论→录像相结合→操作练习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教室教学、实验操作 |
考核方式 |
笔试、操作、提问 |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具备 3 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按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 1:12 构建师资队伍,其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合理。有较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根据课程需要通过“培养、引进、特聘”等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充实、完善课程中医教研室师资队伍。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理实一体化教室
(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库,延伸课堂教学,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课程组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技术教学资源目录及使用方案、网络资源目录或网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项目引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
(1)项目引领:以实际工作项目为中心,组织、实施课程教学。依据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确定本课程教学项目,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诊法,辩证,防治原则,中药方剂,常见病症,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进行任务驱动,设置学习情境,并将任务进行分解设置学习子情境,使学生体会和感受真实的工作过程。
(2)教、学、做一体化:将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做同时进行,使得学生能真正进入到“在做中学”的理想学习环境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
采用病例导入,启发式教学方法;模拟诊疗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模型示教、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床旁教学方法等。
(1)病例导入,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前由教师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病例设置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准备,查找相关医学文献。课堂上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采取讨论式教学,每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常见病及具有“急”、“危”、“重”特点的疾病是教学中的重点,如心火上炎、脾胃湿热、肝郁脾虚、肺热壅肺等,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显著加深同学们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2)模拟诊疗的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实践采集病史并记录,体格检查,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处理方案的工作过程。
(3)模型示教、模拟操作的教学方法:如毫针刺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拔罐、刮痧、推拿等都可在模型上示教及实训,显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出提纲,学生按提高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课时教师根据提纲内容简单评估,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内容,教师组间巡回指导,最后由小组间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尤为重要。随着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上很难说服患者及家属同意患者接受示教,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呈现大量临床图片加以弥补。本课程教学包含大量检查和操作,由于时间、病例和无菌原则的限制,许多内容无法演示,直观认识的缺乏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多媒体教学可再现许多以往积累的典型病例、诊治方法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直观信息,便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搭建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并利用这种结构化课程、微课、微视频等,通过问题预设,任务驱动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职教云”资源和移动终端“云课堂”的配合,可在移终端上实现学生管理、在线互动等,让资源库真正走进课堂。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模拟实践及同学之间以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模拟训练。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人卫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学》第3版(主编:方家选 金玉忠)是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
2.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统编教材、实验实训指导、技能考核指导、试题库、典型病例库、课程教学录像、影像图库等。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方式
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践技能考核占20%,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0%,具体考核如下:
(1)理论考试:主要考核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中的客观指标、关键点等。
(2)实践技能考核:采取随机抽题考核(6人一组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模拟临床考核,注重能力素质考核。
附件三:
《中医学基础》课程基本情况表
一、课程基本情况 |
|
课程名称 |
中医学基础 |
课程类别 |
专业课 |
实践学时 |
8 |
理论学时 |
46 |
学分 |
3 |
适用专业 |
临床医学 |
|
所属部门 |
医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中医教研室 |
主要授课教师 |
张毅敏、简亚平、徐琼芳、黄晶晶、王岚玺、谢玲芳、阳松乘 |
|
二、课程建设情况 |
|
课程调研报告 |
有 |
课程标准 |
有 |
授课计划 |
有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有 |
单元教学设计 |
有 |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
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
|
课程学习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
课程学习内容 |
中医的哲学理论、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以及基础的中医诊断要点及治疗与预防的具体措施。 |
|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
从岗位职业能力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考核形式: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考核方式:试卷(笔试)、技术操作考核、模拟考核(情景展示),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
|
课程建设基础 |
已经建设好课程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全程授课教案和电子讲稿、教师授课录像、网络课程、考核办法、实验指导、实习(见习)指导、习题与作业、试题答案10个模块。 |
|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达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标准。 现还需做:(1)优化资源:碎片化课程资源的原创性视频、动画数量偏少,可视化程度还不高,没有开发出校企合作的特色教材;(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课程教学团队的职称结构需进一步优化;(4)建设以智能控制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实训室;(5)课程建设缺少标志性成果。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